書畫家對抗贗品四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11-21]
隨著我國藝術市場的日益火爆,中國名家字畫的行情也看漲,于是一些人為牟取暴利,制作了大量的贗品充斥市場,甚至許多大的拍賣行也不同程度地出現了贗品。為此,有不少在世的書畫家感到十分氣憤,有的通過與拍賣行交涉,有的通過媒體進行指責,更有的甚至通過打官司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是,造假者依然我行我素?,F在造假者手段越來越高明,拿印章來說,不少人用電腦制版,幾可亂真,讓你防不勝防。筆者以為,藝術品作為商品在市場上流通后,受利益的驅使,出現造假問題難以避免,即使在西方成熟的市場上,同樣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因此,對書畫家來講,針對真偽難辨、魚目混珠的藝術市場,如何來提高自己的保護意識就顯得十分重要。為此,筆者提供以下幾條途徑供書畫家參考。
一是強化塑造自己的繪畫風格。一般而言,畫家的繪畫風格越有個性和特色,其作品的仿造難度越大,反之亦然。記得賀天健先生說過:“好的作品,雅俗共賞,人人看得懂,人人畫不出?!边@就需要藝術家們下苦工夫錘煉自己的藝術,因為個性的藝術是你自己的特色,而沒有個性的,只能說明你的藝術有共性。在市場上,這類沒有個性的作品,往往時間一長,有時作者本人也未必能鑒定出真偽。所以沒有個性的作品偽造易,而且鑒定難。像潘天壽的作品別具一格,他的布局奇險、大氣,線條銳利無比,決非一般畫家所為。從制偽角度而言,偽潘天壽作品難度很大。
二是提高自己的書法個性。字不同于繪畫,字人人看得懂,人人能評判。在國外,它沒有印章,出門辦事大多認簽名,即使偽造,通過筆跡鑒定也能區分。而我國寫字作為一門藝術,自古以來經久不衰,并成為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一枝奇葩。平心而論,仿名家的字比畫要難得多,如果你的書法很有個性,其偽作的難度就相當大了。因為每一幅中國畫幾乎都離不開書法,而通過字來鑒別真偽也是一個有效方法。以陸儼少為例,目前陸的山水贗品在市場上不少,程度高的幾可亂真,但是偽陸儼少的字往往漏洞百出。陸的書法正斜欹側、聚散離合、天真爛漫。所以鑒定陸的繪畫作品很多都是從陸的字中看出破綻。
三是在作品上留下指紋。記得曾經有人建議畫家在作品上按手印,以此來區分作品的真贗。大家知道,由于每個人的指紋是不一樣的,公安部門往往通過指紋來偵破案件。所以,通過用指紋來區別畫家作品真偽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同時是最簡便的一種方法。令人遺憾的是,這種最有效、最簡便的方法至今未被人采用。
四是對作品登記造冊。你如果對自己創作的作品進行登記造冊,如對作品創作的時間、內容、尺寸、印章、紙張、流向等作必要的登記,有條件還可以拍下照片,日后市場上一旦出現贗品可以對證。不過這一方法要增加畫家的工作量。 (大連日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