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9月25日電(林波)9月25日,“散珍聚萃—陜西華廈古代藝術博物館金石文字藏品展”在位于浙江杭州的中國印學博物館開展。此次展覽展出陜西華廈古代藝術博物館珍藏金石器物百余件,分器物銘刻與璽印文字兩大單元,涵蓋甲骨、銅器、瓦甓、璽印、封泥等門類。
杭州是文人篆刻孕育和發展之地。寶雞是周秦文明的發祥地,是金石文字的故鄉。
據悉,本次展覽新見史料迭出、展品文質精美,眾多藏品為首次公開展出。其中歷代官印四十余件,經晚清江南收藏家李嘉福舊藏、吳待秋遞藏的部分印章亦在其中。
此外,展出的西周饕餮紋銅質抑印器與陜西渭南出土龍鈕玉質印、殷墟婦好墓出土石質龍鈕蓋狀物相互聯系,為探討印模與印章之間的功能性質演化有重要價值。
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陳振濂認為,傳統意義上的金石,多以鐘鼎碑碣等大件為重?!斑@次金石文字展,將目光投向了形制特別的小型金石文物。這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極具啟發性的印學研究新案例?!?br/>
西泠印社副社長孫慰祖表示,近年來,西泠印社以開放姿態探索金石篆刻領域學術展覽與研討新形式。此次杭州與寶雞的合作展覽,有效整合社會資源,為專業研究提供新資料,也搭建起國有文博機構與社會力量的交流平臺。
據了解,本次展覽由西泠印社主辦,中國印學博物館、陜西華廈古代藝術博物館承辦,將持續至10月16日。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