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9月21日電 (高雨晴 宋海鳳)9月19日至23日,第六屆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暨工藝美術博覽會在晉城市高平蔡志忠美術館舉辦。本屆博覽會以“匠心工美,華彩三晉”為主題,吸引全國各地近萬件作品參展。
本屆博覽會設有主題展區、標展展區、非遺展演區和戶外展區4大展區,包括晉城工藝美術精品展、文創產品展等7個本省主題展廳和陜西工藝美術擷英赴晉展、四川工藝美術精品展等5個外省主題展廳。
走進主展館,仿佛步入流動的活態博物館。晉城展位的琺華、鐵器、潞綢、琉璃、彩燈、刺繡等非遺和工美作品熠熠生輝?!霸蹅儭咂饺蠊帧傅氖恰染撇慌洳?,人在轅內馬在外,半夜把媳婦兒娶回來。我這次的泥塑作品和高平風俗習慣息息相關?!痹凇叭~銘泥塑”展區,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古泫泥塑”代表性傳承人史月明,正在給游客講解泥塑作品《高平三大怪》背后的故事。
山西素有“面食王國”之美譽,當面粉遇上匠人的巧思與妙手,做出的面塑藝術品同樣散發著獨特魅力。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高平面塑”代表性傳承人陳月娥介紹,她在傳承傳統面塑手藝的基礎上研究了新配方,使面塑作品不開裂且保存兩年之久?!斑@次帶來的兩個面塑作品,以古建筑和炎帝文化為主題,希望讓更多人通過面塑藝術了解高平、走進高平?!?br/>
太原展廳匯聚著三晉大地的指尖匠心與文化記憶。有以立體形態傳遞匠心的雕塑,承載甜蜜記憶的傳統糖人,還有將傳統元素創新演繹的文創產品,全方位呈現傳統技藝與現代創意的交融。在“煤公子”煤雕展位,一個個黝黑的作品吸引了許多游客的目光,“這是真正的‘黑悟空’!”。提起山西,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煤”,但煤炭不僅僅是能源,在這里更被賦予了文化內涵,成為可以帶回家的擺件、伴手禮。
景德鎮陶瓷自漢唐伊始就書寫了陶瓷的傳奇,窯火熊熊,千年未曾熄滅,素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著稱于世。在景德鎮陶瓷藝術精品展位,琳瑯滿目的瓷瓶、瓷畫和陶瓷文創產品映入眼簾?!拔覀儙淼拇伤囎髌泛w粉彩、琺瑯彩、高溫顏色釉、青花等多種工藝,在傳統手藝基礎上進行顏料搭配的創新,讓陶瓷作品更加契合現代審美,把我們的陶瓷文化呈現在更多人面前?!闭刮回撠熑藙鴹澖榻B。
在展館出口處,文創產品展區人頭攢動。這次參展的文創產品,集中展示了晉城6縣(市、區)的文創產品,以及火爆全網的“佛小伴”系列產品。來自太原的游客郭先生手里已經提了好幾個購物袋,“這些文創產品既有藝術價值,又充滿地方特色,想著帶回家留個紀念?!?br/>
本屆博覽會不僅是一場藝術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對話與傳承,既展示了山西工美非遺的深厚底蘊與勃勃生機,也搭建了一個全國性交流互鑒的平臺。從大師們的匠心獨運到年輕一代的創意賦能,從古老技藝的活態傳承到文創產品的“飛入尋常百姓家”,傳統文化正以一種更開放、更自信、更貼近時代的姿態,講述著山西故事,豐富著美好生活。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