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北京大運河博物館文物保護中心將開放展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5-08-28



    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的可視庫房


      北京8月27日電(記者 徐婧)觀察生物科技在古書畫保護中的應用,了解文物工作者如何為書畫進行“深度潔膚”……目前,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文物保護中心已全面建設完成并投入運行,中心展示項目即將對公眾開放,邀請公眾探尋文物保護奧秘,體悟文保工作者“匠心守護”的過程。

      據了解,文物保護中心開放前,觀眾已經可以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了解展廳內各系統的運行。在位于該館一層的可視庫房,人們可以透過玻璃窺見庫房內收藏的一級文物——乾隆大藏經木版,以及部分館藏家具文物是怎樣被科學、高效地存放、管理與保護。展廳正中的觸摸屏上,可視化庫房控制系統的展品布局、燈光控制等逐一呈現;不同展品的時代、文物級別、完殘情況一目了然,觀眾能在指尖與眼前了解木質家具的保存秘訣。

      首都博物館保護部副主任傅萌介紹,作為北京市規模最大的可視化文物保護中心,該中心創新性開設了具有展示功能的綜合修復室。在這里,公眾能近距離了解書畫、紡織品等有機質文物修復的神奇“醫術”。修復師如同“文物醫生”,工作臺就是“手術室”,他們遵循嚴格的工作流程,運用科技手段與傳統技藝,為飽經滄桑的文物“續命”。

      綜合修復室外,一組展板將書畫的清洗去污方法呈現;展柜中的馬蹄刀、竹起子、針錐等工具于公眾而言或許是新面孔,卻是每天與修復師相伴的好幫手。僅相隔一面玻璃,修復師正為古書畫“動手術”。

      古書畫修復是文物保護中心展示的核心內容之一。據介紹,古書畫修復可分為洗、揭、補、全四個步驟。其中,“揭”是書畫修復中最關鍵、最艱險的步驟。其核心在于安全剝離已老化失效的“命紙”(原托裱于畫心背面的保護層),以便更換新命紙。傳統手工揭取風險極高。

      為破解文物保護工作難題,首博文保人將生物科技應用于古書畫保護最重要的一個步驟畫心揭展中,成功研發出具有“高活性、專一性、低溫活性”的生物揭展劑。用有著高活性、專一性和低溫特性的生物酶精準分解粘結畫心與命紙的淀粉漿糊,把大分子的漿糊分解成了可溶于水的小分子葡萄糖,將其轉化為無黏性的葡萄糖和水,畫心和命紙之間的黏性消失了,分離力值低至“絨毛劃過手心”的觸感,實現了“命紙零動力安全分離”,保全了珍貴的畫心,解決了困擾行業的難題。

      在修復中的清洗環節,針對不同污漬和材質,修復師會采用排筆蘸水淋洗、毛巾吸污、冷水或熱水浸泡換水等多種方式,為書畫進行“深度潔膚”,去除歲月沉積的污垢。

      “用面團把書畫上的塵土和臟東西粘附下來,是一種簡易便捷對文物的除塵清理的方式?!鼻逑垂ぷ鏖g內,修復師正用制作莜面團的傳統方法對灰塵污漬嚴重的書畫文物進行粘附除塵,這一步驟通常在用水清洗前進行,目的是將畫上的霉、碎屑等清除。在遵從現代文物修復理念的同時保留傳統技術,從而達到除塵效果。

      傅萌表示,展示項目第一期將開放有機質文物,即書畫和紡織品等文物的修復過程,開放后公眾可在線上預約參觀。未來還將逐步開放無機質文物的修復展示。

      從研究、修復到預防性保護,文物保護中心以首都博物館館藏文物的保護與研究為基點,通過明確發展重點方向、產出標志性成果塑造首都博物館文物保護特色,既能更有效地滿足北京市文物局所屬文博單位在文物保護方面的需求,同時也對天津、河北地區的文物保護研究與實踐需求形成輻射效應,從文物保護與研究層面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助力。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