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規模最大首展紅山文化主題展亮相上海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5-06-26




      上海6月26日電 (王笈 謝夢圓)作為上海博物館“何以中國”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第四展,“龍騰中國:紅山文化古國文明特展”26日起在上海博物館東館對公眾開放。

      紅山文化發端于距今約6500年,分布于遼寧省西部、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以及河北省北部地區。發展至距今約5500年,紅山文化出現了以“壇、廟、?!睘榇淼亩Y制建筑,形成了以“玉龍”為代表的玉禮器系統,成為中國最早邁入古國文明的代表性考古學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

      本次展覽是上海博物館聯合遼寧、河北、北京、天津等地20家文博機構共同打造的迄今規模最大、品類最全的紅山文化主題展,匯聚310件/組珍貴文物,逾四分之一展品為首次公開展出。

      展覽以故宮博物院藏“C”形玉龍和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玦形玉龍為引。前者是目前發現時代最早的龍形玉器之一,由一整塊黃綠色閃石玉雕琢而成,有著優美的虹形曲線,是史前紅山人的神靈崇拜物;后者出土于遼寧建平牛河梁遺址,龍體卷曲如環,頭尾切開又似玦,是首次經正式考古發掘出土的玦形玉龍之一。

      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告訴記者,作為中華禮制之源,紅山文化深刻揭示了中國文明的起源路徑和特質。其蜷曲如虹的玉龍,不僅塑造了“崇龍尚玉”的精神內核,更為中華民族“龍的傳人”這一集體認同找到古老根脈。

      深入展廳,觀眾徜徉于文物之間。例如1974年內蒙古出土的彩陶筒形罐,匯聚中亞的菱形方格紋、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紋及紅山文化的龍鱗紋,印證了五千年前亞洲東西和中國南北幾種古文化在遼西地區的交流融匯。

      2024年出土于河北宣化鄭家溝遺址的玉三連璧受到多方關注。其器身呈“DNA雙螺旋結構”交纏而下,末端凸起似“雙尾”。據了解,多連璧是紅山文化標志性玉器之一,多見雙連璧和三連璧。而此件器物與傳統連璧相異,屬首次發現,造型與中國中古時期“伏羲女媧圖”有異曲同工之妙。

      褚曉波表示,“何以中國”文物考古大展系列從“宅茲中國”的河南夏商周文明起步,向前探索“實證中國”的長江中下游崧澤良渚文明,也領略過“星耀中國”的古蜀之光?!斑@一次,我們溯源北上,來到西遼河流域的紅山古國,共同見證‘龍騰中國’的磅礴氣象,探尋文明血脈的亙古傳承?!?br/>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