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后莊人首紋玉戚為夏王室遺物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5-06-22



    后莊人首紋玉戚雙面清繪線圖


      北京6月22日電 (記者 孫自法)山西省黎城縣后莊人首紋玉戚發現至今已60余年,其所屬年代及主人因長期不能明確而頗受關注。

      史前玉器研究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朱乃誠研究員2013年起開展夏時期玉器探索研究時就對后莊玉戚進行分析,通過10多年持續深入考證和相關對比研究,認為后莊人首紋玉戚為夏王室遺物,是探索夏文化的重要線索。

      他近日接受記者采訪介紹說,后莊玉戚1963年出土于山西省黎城縣后莊村一山腰處,包括一件素面和一件施刻紋飾,出土后一并捐獻山西省博物館收藏。1980年《山西出土文物》首次公布這兩件玉戚的黑白照片,并將其年代定為西周,但黑白照片未能清晰表現施刻在玉戚上的紋飾。

      后莊玉戚公布后,考古學界有多種推測,包括玉戚上施刻的主體紋飾是人首紋、“神面紋”以及黃帝和天帝形象,年代上可能是龍山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晚期稍后;是山東地區東夷族系部分移民向西遷徙,在用華西玉料制作玉器時雕琢;也可能在陜西延安蘆山峁地區制作。不過,這些觀點一直沒有定論。

      朱乃誠指出,由于后莊人首紋玉戚不是考古發掘品,無出土具體信息,因此判斷其制作年代,主要依據人首紋玉戚本身的各種信息。從形制與紋飾特征看,后莊人首紋玉戚,玉質細膩,玉料為透閃石,呈青褐色,有黃白色、褐色斑塊,形制近“風”字形。

      后莊人首紋玉戚上的兩種側視人首圖案,施刻線條如牛毛般很細,人首圖案若隱若現,但線條保存完好,表現了從頭至頸肩裝飾華麗的完整側視人首圖像,兩種側視人首圖案存在著明顯區別,分別似為女性和男性人首形象。

      這些特征既體現出后莊人首紋玉戚精湛的制作工藝,也是反映其年代的重要信息。通過與陶寺文化晚期墓葬和神木新華祭祀坑出土類似玉戚或玉鉞,以及陜西商洛東龍山遺址出土玉戚進行比較分析,表明后莊人首紋玉戚制作年代大致在公元前1850年或公元前1800年之后至二里頭文化一期之前。

      進一步通過與目前考古發掘出土人首特征形態接近的長江中游肖家屋脊文化玉雕人頭像、陜北石峁遺址皇城臺臺基出土的石護墻第41號石雕中部的正視人頭像做對比分析,確定后莊人首紋玉戚的制作年代及其人首紋飾的施刻年代大致在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前1750年,在夏王朝的紀年范圍內。

      朱乃誠表示,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后莊人首紋玉戚及素面玉戚與二里頭一件玉戚呈現出關聯,考古學文化屬性顯示,后莊人首紋玉戚可能是夏文化、夏王朝的遺物。

      社會屬性上,后莊人首紋玉戚玉質優良、器形規范、制作工藝精湛,是目前發現的夏時期甚至晚商以前最為精致的玉戚,也是迄今所見中國古代施刻有華麗冠飾的完整人首圖案且保存完好的最為精致的玉戚,其使用者或所有者必然是當時社會的高層人物。

      后莊人首紋玉戚人首形象端莊威嚴,頭頂與腦后的冠飾與頭飾十分華麗,所表現的可能是具有“王”者身份的人首形象。其中,人首的女性和男性人首圖案施刻在同一件玉戚上,可能是當時女性“王后”與男性“王”的形態特征。

      “據此可以推定,后莊人首紋玉戚是夏王室的玉器,自然是說明夏王朝存在的重要證據?!敝炷苏\說。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