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系首次經考古發掘唐代新羅質子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5-06-18

      西安6月17日電 (記者 阿琳娜)記者17日從陜西省文物部門獲悉,考古人員在西安發現唐代新羅質子金泳墓,該墓是首次經考古發掘的唐代新羅質子墓,出土墓志詳細記載了金泳生平,為研究唐代質子制度、唐與新羅關系史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

      據介紹,該墓為斜坡墓道帶天井的單室土洞墓,雖遭盜擾,但仍出土陶俑、塔式罐、墓志等遺物。金泳為新羅圣德王金興光堂兄金義讓之孫,其家族三代以質子身份留唐宿衛,并獲得官職,兩度任副使參與唐廷對新羅的吊祭冊封。48歲時,金泳在長安去世并葬于長安。

      金泳去世后,喪事由官方操辦,志文中所載,負責金泳喪葬事宜的官員為長安縣令,墓地、棺槨也是皇帝詔賜,這些都表明唐廷對其特別重視與恩寵。

      此外,關于在唐新羅人的婚配,以往所見資料很少涉及。金泳墓志明確記載其夫人出身于太原王氏,為偃師縣令王千齡之女。由此或可推測在唐宿衛的新羅質子往往以士族官宦之女為婚配對象。

      專家表示,金泳墓的墓志文不僅勾勒出金泳家族的入唐脈絡與政治生涯,更是唐代質子制度、外交策略及文化交流的具體體現。金泳家族三代留唐為質的經歷,印證了唐代“質子宿衛”制度的延續性與功能性。

      金泳兩度出使新羅、兼任蕃長的經歷,顯示了質子群體在外交事務中的橋梁作用——他們憑借雙重的政治、文化身份,協助唐廷維系宗藩秩序。而墓志細節則折射出在唐新羅王族的文化適應與身份重構,宿衛質子與唐官宦女子聯姻,子孫習儒業、應科舉,展現了質子后代通過婚姻、教育等逐步融入唐代社會的路徑。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