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程壁石窟推斷其開鑿于北齊至隋代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5-06-17]
太原6月17日電 (記者 李庭耀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7日對外公布沁源程壁石窟調查資料,該石窟地處晉東南西部交通要道,根據石窟形制和造像風格,推斷其開鑿于北齊至隋代。
程壁石窟位于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韓洪鄉程壁村西北500米的半山腰上,此前調查都將其開鑿年代定位唐代。
2021年1月,山西省文物局組織考古人員對沁源縣石窟寺及摩崖造像保存情況進行專項調查。其間發現程壁石窟內容較為豐富且有題記,故于同年3月再次進行詳細調查。
本次調查在清理洞窟附近的雜草樹枝后,于石窟外立面新發現了8個附屬龕和7處石刻題記,另在窟內發現3處墨書題記。在石窟附近的山坡上還發現一些明清時期的瓦片。
程壁石窟各窟平面近方形,佛像面部方圓、身體寬厚。調查組根據石窟形制和造像風格推斷其開鑿于北齊末至隋代。
考古人員認為,以往對晉東南地區石窟的調查,多關注平城至洛陽、鄴城至晉陽交通干線附近的石窟,而對東部沁河流域的石窟關注較少,程壁石窟可以完善這一地區佛教造像的發展序列,并豐富對該地區北朝時期交通網絡的認識。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