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鄭州大河村遺址博物館新館將開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5-06-13

      鄭州6月13日電 (闞力 張楠 王佳寧)鄭州市大河村遺址博物館新館將于6月14日開館試運行,記者近日探訪得知,千余件仰韶文化時期文物將首次對外展出。

      距今6800年至3500年的河南省鄭州市大河村遺址,是一處跨越仰韶、龍山和夏商等多個文化時期的大型古代聚落遺址,因執著探秘星象被稱為“星空下的村落”。從1972年至今,該遺址已考古發掘30次,發現環壕、城墻和地震裂縫等重要遺跡。最為典型、最具特色的是出土了彩陶雙連壺、白衣彩陶盆等大量彩陶。

      記者從新館所在的鄭州市大河村考古遺址公園望去,滿眼蔥郁的綠植。順坡而下,整個場館區域如被鏟開地層的考古現場。新館承建方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師張建林介紹,該館是下沉的消隱式建筑,屋頂約1.4萬平方米覆土綠植讓場館隱于遺址下方,仿夯土外墻參照考古地質斷層,模擬黃河泥沙沉積的視覺效果,還原仰韶文化中晚期遺址特征。

      鄭州市大河村考古遺址公園副主任戴建增介紹,綠植不僅能提升游客視覺舒適度,每年還可固碳約1.8噸,實現場館自然保溫隔熱。雨水通過景觀調蓄和土壤入滲等方式,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為確保館藏文物安全,場館還采用雙區恒溫恒濕防護體系,為彩陶等文物提供最適宜的保存環境。

      在場館內,1600余件(套)仰韶文化時期文物靜待與公眾見面。其中,豆莢紋彩陶罐、刻槽盆等1100余件文物系首次對外展出。其中,備受關注的5000年前的“三室一廳”房址,也以微縮版模型的呈現方式遷至新館內。

      該新館還融入新科技,在互動展區,記者穿梭叢林聚落間,通過沉浸式場景可體驗先民捕魚、制陶、收割谷物的生活。

      鄭州市大河村遺址博物館負責人胡繼忠表示,場館綜合運用三維交互、裸眼3D等前沿數字技術,打造“白衣彩陶盆數字化演繹”等特色展項,讓觀眾穿越時空,沉浸式體驗充滿生機的史前文明。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