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秦漢時期鐘虡遺址在河南洛陽首次發現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5-03-12

      鄭州3月12日電 (記者 韓章云)3月12日,2024河南考古新發現論壇在鄭州舉行。記者獲悉,2024年考古人員在河南洛陽白草坡東漢陵園遺址發現鐘虡類建筑,為首次發現的秦漢時期鐘虡遺址。鐘虡柱礎石上發現的“元嘉二年”(公元152年)題記,為確認陵主為漢桓帝劉志提供直接證據。

      白草坡東漢陵園遺址屬于洛南東漢帝陵的組成部分,遺址總面積約85萬平方米,墓冢封土已被夷平,經勘探確認,陵園內有五組相對獨立的陵寢建筑,推測分別對應文獻中記載的石殿、鐘虡、寢殿、園省和園寺吏舍。

      該考古項目負責人王咸秋介紹,2024年,考古人員主要發掘石殿、鐘虡兩處陵寢建筑。其中,石殿位于封土東側,鐘虡位于石殿東南側。

      “鐘虡由兩處長條形夯土臺基和一處房址組成?!蓖跸糖锝榻B,西側夯土臺基中心發現4處大型石柱礎,石側壁多有題記,共發現11處,格式與以往東漢陵區內發現的黃腸石題記相近,包含有石工姓名、規格尺寸、年號等信息。東側夯土臺基中心發現4個柱洞,并與西側夯土臺基中心線上的柱礎基本對應。

      王咸秋介紹,鐘虡是用以懸掛樂鐘的特殊功能性建筑,秦漢時期在都城的宮殿前面設有鐘虡,是帝王身份的重要象征。

      “根據文獻記載,東漢帝陵首次在陵園內設鐘虡,在陵墓祭祀中有鳴鐘的儀式,顯示了東漢時期陵墓祭祀地位的上升。但在以往秦漢時期都城和陵墓的考古工作中,均未發現鐘虡類建筑?!彼J為,此次白草坡東漢帝陵首次發現該類建筑,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此外,考古人員在鐘虡柱礎石上發現“元嘉二年”題記,為陵主的確認提供直接證據。王咸秋介紹,黃腸石為提前制作,能反映建筑始建年代的上限,因此白草坡東漢帝陵鐘虡的始建年代應在“元嘉二年”以后。洛南六座東漢帝陵中,桓帝宣陵的年代最晚,因此陵主應為漢桓帝劉志。

      王咸秋表示,此次考古發現意義重大,首次發現秦漢時期的鐘虡遺址,為該類建筑的研究提供重要材料,為研究東漢禮樂制度與陵寢文化演變提供實物依據。結合文獻與出土文物,進一步厘清了東漢洛南陵區的帝陵分布與歷史脈絡。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