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走近國畫大師潘天壽:畫畫只是副業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4-12-29




      寧波12月28日電(董易鑫)“我這一輩子是個教書匠,畫畫只是副業?!?2月28日,潘天壽藝術中心在潘天壽的家鄉——浙江省寧波市寧??h開館。進館后,迎面而來的國畫大師潘天壽雕像旁,寫著上述內容。

      1922年秋,潘天壽在上海民國女子工藝學校任教,負責教授繪畫、國文和算學。1923年,因其出色的繪畫技藝和師范背景,被上海美術專門學校聘為國畫教師。1924年,他與書畫名家諸聞韻攜手,共同創建了中國首個國畫系,正式開啟一生的中國畫教育事業。

      “我與所有藝術學子一樣,從小受潘天壽先生的影響?!遍_館儀式上,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林茂說,潘天壽先生將民族繪畫提升至“關乎一民族、一國家生存發展”的重要高度;他認為“一民族之藝術即為一民族精神之結晶,振興民族藝術與振興民族精神有密切關系”,他也因此,一生都在為中國畫的生存和發展而奮斗。

      為推動傳統書畫的師徒授受模式向現代教育體系轉型,潘天壽應教學所需,編寫了《中國繪畫史》等教材,在書中對中西文化交流進行了深入反思。

      20世紀30年代,他提出了“中西方繪畫是世界文化遺產中的兩大高峰”的著名學術主張;20世紀50年代,他再一次發出“對民族藝術要有自信,中西繪畫要拉開距離”的時代呼喚。

      藝術教育并非一代人的事。潘天壽之子潘公凱作為當代藝術教育家,多年前便已接過接力棒。

      據悉,潘公凱分別在中國美術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擔任過院長,組織領導了中央美術學院的歷史轉折與發展,使得中央美術學院從傳統美術院校發展成為大美術全學科國際化的現代藝術一流院校。

      本次開館的潘天壽藝術中心也由潘公凱親自主持設計,整體呈“荷花”造型。館內,《國色年年歲歲春圖》《秋酣南國圖》等44件潘天壽真跡亮相首展。其中,現收藏于寧海的《耕罷圖》和杭州潘天壽紀念館的《夏塘水牛圖》兩幅作品自2017年后,再次合璧展陳,成為此次展覽一大亮點。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