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少昂作品《桂林暮色》
廣州12月18日電 (記者 程景偉)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18日推出“西行漫記——嶺南畫派西南西北作品展”,共展出52件(套)館藏作品。這些展品為嶺南畫派三位杰出畫家——關山月、黎雄才與趙少昂在二十世紀40年代至90年代間各自踏上西行之旅所創作的繪畫作品。
據介紹,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3月16日。
西行,對于二十世紀的很多中國藝術家來說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寫生之路,他們通過西南西北寫生獲得各自獨特的藝術語言和風格創新,在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史上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嶺南畫派也不例外。
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抗戰背景下,藝術家們走出書齋,掀起了第一次到西部邊疆地區寫生、創作的熱潮。關山月1940年來到西南抗戰文藝重鎮桂林,開啟了長達六年的萬里西行,輾轉于廣西、貴州、云南、四川、陜西、甘肅、青海等地旅行寫生,積累了大量的寫生稿,并臨摹敦煌壁畫,創作大批作品,在各地舉辦畫展。黎雄才于1943年從韶關取道桂林,開啟他長達五年多的西部漫游,先后赴廣西、四川、陜西、甘肅、新疆、內蒙古等地寫生,繼關山月之后,他于1947年也造訪了敦煌,汲取傳統藝術營養??箲饡r期,趙少昂曾在桂林、重慶、成都等地寫生、辦展、教學,西南游歷也是他藝術生涯中重要的階段之一。
新中國成立后,西部依舊是他們開展藝術創作的重要源泉。關山月甚至到了古稀之年還遠赴西部各地進行寫生創作,他平時也以速寫稿為基礎創作西部題材作品。黎雄才1988年曾遠赴云貴高原探訪珠江之源,沿途寫生創作。趙少昂雖移居香港,卻對西南的秀麗河山念念不忘,以前積累的寫生稿成為其山水畫創作的一個重要圖式來源。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