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12月10日電 (記者 程景偉)“絕美中國色——瓷器上的釉色”展覽10日在廣東省博物館面向觀眾開放,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5月23日。
該展覽精選了200多件廣東省博物館館藏顏色釉瓷器,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3件、二級文物142件、三級文物37件,景德鎮窯孔雀綠釉玉蘭花紋觚、清康熙景德鎮窯黃釉蓋罐、清雍正景德鎮窯白釉刻菊花紋瓶等超過半數珍貴文物均為首次展出,部分重點文物分時段對觀眾展出。
該展覽展出的瓷器文物中,唐代越窯青釉葵口碗備受關注。據了解,越窯曾生產高品質青瓷進貢朝廷,被稱作“秘色瓷”。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唐代《衣物帳碑》中有“瓷秘色”的記載,并出土對應的越窯秘色瓷。
元代龍泉窯青釉刻劃纏枝蓮紋鳳紋尊也在此次展覽中展出。據悉,龍泉窯位于今浙江省麗水市龍泉市,以燒制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著稱,將青瓷的釉色美發揮到極致。宋、元、明時期,龍泉窯青瓷遠銷到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
現場展出了明代景德鎮窯霽藍釉描金牛紋雙系罐,該罐外壁通體施霽藍釉,釉上描金彩裝飾,金彩大部分已脫落。依稀可見口沿邊、肩部、腹下和近足處各畫雙弦紋,腹部繪兩頭牛,雙系的輪廓線亦描以金彩。據介紹,此罐為明代景德鎮御窯燒造的皇家祭祀用器。
展覽共分為八個部分,其中第一至第六部分依次展示青釉瓷、黑釉瓷、白釉瓷、黃釉瓷、紅釉瓷、窯變瓷,向觀眾傳遞了每一種釉色所呈現的獨特韻味和藝術審美價值,以及顏色釉瓷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內涵。
據悉,廣東省博物館還開發10余種共80多款相關文創產品,包括粵博首款陶瓷盲盒、瓷器與館藏書畫巧妙結合的冰箱貼、手工石灣陶釉彩咖啡杯,讓觀眾能將瓷器上的絕美中國色帶回家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