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明銳是書畫修復師,也是UP主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4-11-25]
俞明銳不是一個高產的UP主,因為修復一幅書畫或一本古籍,短則大半個月,長則大半年。
然而,作為B站UP主“在下曼妥思”,他有35.6萬粉絲,他發布的書畫、古籍修復視頻中最受歡迎的一條,觀看量超過500萬次。
循著導航抵達松江的一個文創園區,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見到了近日因為書畫修復上熱搜的98年小伙俞明銳。
俞明銳畢業于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書畫修復專業,是少數堅持從事本專業的年輕書畫修復師。3年來,他修好了30多件有霉斑的書畫、被老鼠啃食的古籍、殘缺的地契……“書畫修復和自媒體,都是可以越做越強的專業?!庇崦麂J說。
書畫修復,即玩水玩紙
俞明銳的書畫修復工作室,在一個安靜的文創園區二樓。工作室一室一廳,廳里一張大紅色的長方桌,小房間門口加了道圍欄,里頭養著兩只貓。乍一看是個普通的房間,等俞明銳領著記者走了一圈,才發現工作室里處處是細節。
“看了不少房子,最終才租下這個工作室?!彼f,層高較高、能上下水是基本要求,最好房間還能坐南朝北?!皶嬓迯涂偨Y起來就是洗、揭、補、全四個步驟,說白了就是玩水、玩紙,每個步驟都會涉及潮濕與干燥。有些一碰就碎的畫,遇水之后,紙張纖維會稍微膨脹一點,整體的強度會比干燥的時候略高,更方便操作。所以房間里一定要有水?!?br/>
工作室里,挨著洗手臺的還有一臺單開門冰箱,里頭儲藏的并不是食品。俞明銳從冰箱里端出了一盆冷藏的糨糊,這是書畫修復過程中經常用到的工具?!胺帕藢⒔粋€月,這是我的陳年老漿,隔一段時間要換一次水?!彼f,“老的糨糊沒有火氣,新糨糊火氣重,拿新打的糨糊刷紙,紙會卷曲得比較厲害,用老糨糊會更平整?!边@是書畫修復師的秘訣。
記者注意到,工作室層高約4米,有一整面用于貼畫的木墻,這是俞明銳租下房子后請人重新裝修的。仔細看,木墻上留有很多白色的方框,層層疊疊、大小不一,都是修復好的古畫下墻后遺留的痕跡。此前,有不熟悉書畫修復的客人看到這一整面的木墻,還以為是未裝修的毛坯房?!鞍咨蚩?,在我們看來是好看的,有點人丁興旺的感覺,說明做的畫多?!庇崦麂J感慨,工作室里的框框還不算多,“學校那面墻基本上看不到墻的顏色”。
書畫修復師看畫,自然也和普通人不太一樣。以前為了練手,他經常上咸魚、孔夫子舊書網淘畫,或者購買一些宣紙打印的復制品?!拔铱吹揭粡埉嫷乃查g,腦子里會構想出修復計劃,以及洗揭補全哪一步是最難的,我能著重練習到哪部分。所以會從這方面考慮入手,主要還是看病害,看效果?!?br/>
書畫修復也“靠天吃飯”
少有人知道,書畫修復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行業,空氣濕度會直接影響紙張的狀態。所以書畫修復師要挑天氣干活。
俞明銳邊介紹,邊走向窗臺,拿起一個機械溫濕度計,顯示室內濕度50%左右,并不是最理想的狀態?!白罾硐氲臐穸仁?0%-70%?!眽堑目照{也基本是擺設,“一開空調,濕度下降10%-20%,對畫來說很危險”。選擇北向的房間做工作室,原因也在這里——要盡量避免陽光直射到畫上,防止對古畫產生損害。
至于工作室正中央顏色艷麗的大紅色方桌,也是刻意為之。在拿到破損的古舊書畫后,修復師需要先評估其狀態,再用熱水或合適的清洗試劑對書畫進行清潔處理,以去除其表面長期累積的污垢、灰塵、霉斑等。
清洗過后,就是最關鍵的“揭命紙”步驟,即針對有裝裱的書畫而言,把書畫原本的裱褙層從書畫的本體上小心揭取下來。而“補”,就是對書畫上存在的破損、殘缺部分進行修補的工作?!叭庇址Q“全色”,作為書畫修復的最后一個環節,修復師需要針對書畫上因褪色、掉色、殘缺等原因造成的色彩不完整情況,按照原作的色彩風格、色調等適當補色、添色。
“修復時用的桌子最好是大漆做的、紅色的。揭命紙時,就能透過紅色的深淺程度去判斷紙張的層數、厚度。書畫性命全關于揭,說的就是命紙?!庇崦麂J用了一個淺顯的比喻,命紙相當于人身上緊貼著皮膚的內衣,修復時要把原來的命紙揭掉,換上新的。而揭命紙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的一環?!坝行┊嬕呀洜€成泥了,最好的辦法就是手搓,一點一點把命紙搓下來?!绷晳T輕拿輕放紙張,他自嘲變成了“黃油手”,“經常拿不住手機,容易手滑摔到地上”。
書畫修復是手上功夫,而功夫在細節處。俞明銳記得,起初學書畫修復時,第一堂課就是做工具,竹片做的起子、用于給紙打孔的針錐,都是書畫修復師自己做的?,F成的棕刷,拿到手后,要先把刷子修出一個弧面,才能更好地刷紙;排筆,得在筆根的地方用膠水加固一遍,不然容易掉毛?!八泄ぞ叨疾皇悄玫绞志湍苡玫??!?br/>
他拉開抽屜,里頭竟然還有一袋黃豆、一塊石頭。黃豆用來打成生豆漿水,涂在紙上,“生宣”就能神奇地變成“熟宣”,修復師補顏色時便不容易暈開。石頭則是用來把畫的背部“砑”一遍。
古畫修復好后,背部要先打上蠟,再通過砑畫的操作,把蠟均勻推平在畫的背面,使之變得更光滑、平整,“畫作卷起來后,背部的紙張會碰到畫心,如果太粗糙,會對畫心造成損壞,所以要磨得更光滑?!?br/>
成為一名UP主
俞明銳報考書畫修復專業,多少有點誤打誤撞?!拔蚁矚g上海,先選擇了這座城市,再選擇了這一專業?!痹谧x這個專業之前,他對書畫修復了解不深,但由于爺爺喜歡書法、篆刻,耳濡目染下也對書畫行業有好奇心,“學了一兩年后,真正喜歡上了書畫修復這一行業”。
在眾多專業中,書畫修復算是冷門。俞明銳的同學中,有人進了博物館、拍賣行,有人徹底轉行,考了公務員,成為警察?!拔覀冞@屆從事相關領域的有七八位,已經算是很多了?!比昵懊媾R畢業選擇時,他先后去了老家的建德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實習,老家的博物館遞來了橄欖枝,但他覺得這種生活“一眼能看到頭”,還是想在上海闖一闖。
最終,他下定決心繼續從事書畫修復這一行,是因為他看到了成為一名UP主的可行性。
“我喜歡攝影,早期會在B站上發一些旅拍的vlog,大二那年有個視頻有20萬的播放量,給我漲了將近2萬粉絲?!庇崦麂J說。由于有做短視頻的經驗,大四時,他選擇了不太一樣的方式,即用修復一張古畫與一條記錄全過程的短視頻來完成畢業設計?!拔抑贫嗽敿毜男迯?、拍攝計劃,還請了攝影系的同學來當攝影師,他只能過來一周的時間,但修復的每個步驟都跟我預想的時間差了很多,我只能通宵完成修復工作?!蹦且恢?,俞明銳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趕在7天內完成了80%的古畫修復工作,“整個人都瘦脫相了,好在結果還算順利”。等到畢業時,他已經在B站上積累了不少粉絲。
記者采訪這天,工作室的墻上貼著一幅他剛修復好的花鳥畫?!皠偸盏竭@幅畫時,品相不是很好,用于懸掛的天桿整個缺失了,整張畫心遍布污漬,肉眼可見一條條白斑,還有成分不明的污染物?!彼榻B,這幅畫的畫師是被譽為“清代第一女畫家”的陳書,落款“乙未秋日”,即1715年的秋天,距今300多年。
“網上有一句說法,修復師在修復畫作的時候,也是和古人的一次對話?!庇浾呖吹?,經重新裝裱的這幅古畫,采用的是宣和裱。俞明銳鑲畫這天,特地挑了陰雨綿綿的天氣,空氣濕度達到80%?!拌偖嬍前巡煌馁|的部件黏在一起,濕度高,內部應力不會太大,部件相互黏合在一起的時候,就不會卷曲得太厲害?!比绻嬌蠅罂諝鉂穸忍?,內部應力過大,可能會把畫“拉崩”,“那就意味著要從頭開始做,太恐怖了”。接下來,這幅畫還要在墻上掛上一段時間,經歷干濕度的變化。等到“下墻”,又會在墻上留下一個長長的方框。
今年,俞明銳還花了小半年時間修了一本族譜。古籍修復和書畫修復,兩者都是紙質類修復,雖有相通之處,但也存在不少不同的地方?!白铋_始修族譜時很不適應,修書畫與修古籍,節奏差很多。假設都是100個小時的修復時間,修書畫可以專注地坐在那里,但古籍修一張可能花了20分鐘,修好后要立刻拿起來、放到邊上、用吸水紙壓平,再拿一張新的?!彼f,“從動線上來看,修古籍會更活潑一點,要一直走來走去,前期不適應這個節奏,很難專注?!?br/>
越學越深的兩個行業
如今,從事書畫修復行業3年多時間,俞明銳反而覺得,自己重新回到了如饑似渴學習新知識的階段?!坝幸痪淅显挘合葘W三年,通行天下;再學三年,寸步難行。我已經過了‘通行天下’這個階段,當所有技法都掌握之后,你會越來越不敢操作。這個行業越學越深,修復時會面臨很多選擇,這幅畫最終要變成什么樣子,你會想得更多,思考得更多?!?br/>
他開始重新理解,為什么在學校的四年里,第一年學理論,第二年、第三年學裝裱,第四年才開始真正上手修復?!皶嬓迯陀泻芏嗲爸脳l件,學裝裱,其實是在鍛煉你的基本功,培養你對紙的感覺。如此才有對一張畫的敬畏心,對職業的敬畏心?!?br/>
不過,俞明銳經?!皠裢恕毕胍x書畫修復專業的學弟、學妹。在他看來,大學四年的學習,對于書畫修復這門深奧的職業來說,只是“剛剛入門”,“從學校出來后還需要繼續深造”。
他坦言,書畫修復需要坐得住冷板凳,光靠書畫修復這一項,收入并不會很高,“做自媒體,有一些商單,也能增加一些經濟收入”。他選擇堅持從事這個行業,是覺得無論是自媒體,還是書畫修復,都是一個可以在實踐中不斷精進的職業。
這個月底,他要作為嘉賓去中華藝術宮,參加B站發起的“跟著UP主學非遺”線下活動,現場展示書畫修復過程,并帶著觀眾從“拼圖”開啟修復之旅。
采訪尾聲,俞明銳從架子上拿下來一沓被宣紙緊緊包裹著的古籍,這是一位浙江客戶剛寄過來的,為數冊《陸宣公集》。隨同古籍寄過來的,還有一封用毛筆寫著“曼妥思先生親啟”的信件。
“很有儀式感,情緒價值拉滿了!”這是他接下去要完成的工作。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