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數字技術如何讓文物“活”起來?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4-10-31




      成都10月30日電 (單鵬)“數字文創與新質生產力”工作交流會30日在成都召開。

      此次會議聚焦“數字文創與新質生產力”這一核心議題,匯聚了來自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敦煌研究院、四川博物院、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等全國各地22家國家一級博物館以及成都龍淵、上?;秒姷瓤萍计髽I代表,就博物館數字技術的創新應用、文創與動漫傳播、數字IP的授權合作等前沿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數字文創與新質生產力”工作交流會現場?!∷拇ú┪镌?供圖
      在交流環節,多家博物館的專家學者分享了各自博物館在數字技術的創新應用:敦煌研究院通過數字化保護技術與裝備來獲取文物數據,形成珍貴的海量數據資源庫,從而對石窟寺壁畫、古建筑等珍貴文化遺產及可移動文物進行三維重建,形成精確且詳盡的數字模型;故宮博物院通過構建“數字文物庫”“中華文明數字庫”,解決社會對故宮大量文物數字資源的需求;河南博物院使用數字技術,形成記錄館內數據與歷史信息的規范流程,構建博物館發展史;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使用裸眼3D技術還原的考古方艙,既讓游客沉浸式體驗文物出土全過程,還能觀察文物出土前的擺放層次及出土瞬間的狀態。

      在成都,在數字技術的支撐下,富含文化意蘊與商業潛力的數字內容與產品不斷涌現,例如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率先推出了全國首個室外景區的增強現實(AR)應用項目;成都博物館憑借AI技術,創新重現傳統皮影藝術的數字形態;成都杜甫草堂通過高精度的3D建模技術,成功塑造AI版杜甫形象;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用“考古時空門”再現了金沙遺址祭祀區發掘前、發掘中及發掘后的過程,對重點遺跡進行了復原展示。

      此外,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峰以近期備受矚目的“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為例,分享了如何打造“一站式”文旅消費新場景的創新實踐,該展覽創造了豐富的文創活動和線上線下融合的沉浸式體驗,截至目前已吸引80萬觀眾到訪,文創收入1.2億元,門票收入1.3億元,帶動周邊消費30億元。四川博物院文旅融合產業發展部主任鐘郛以四川博物院香氛文創為例,探討了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革新路徑。

      據悉,此次會議由四川省博物館學會、成都博物館協會主辦,四川博物院等承辦。四川省博物館學會秘書長、四川博物院副院長鐘玲表示,希望以此次交流會為契機,推動全國文博界合作,探索博物館數字文創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與新業態。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