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篆刻:以刀寫意無窮趣 方寸之間盡乾坤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4-10-27



    吳昌碩作品“吳氏雍穆堂印”


      在浙江美術館近日的一場展覽上,一方已篆未刻的“半成品”印章在眾多精致藝術品中頗為吸睛。只見印上六字一氣呵成,沒有反復勾描的痕跡,用筆如刀,雄渾樸茂,風格粗獷、荒率。

      時值書畫金石大師、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誕辰180周年,西泠印社舉辦了這場大師藝術傳承展,吸引不少愛好者參觀。

      據西泠印社工作人員介紹,這枚“吳氏雍穆堂印”是惟一存世的吳昌碩手書印稿而未鐫刻之印。印人重視印稿設計,素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說,所以這方印章也頗受歡迎,為人們觀摩大師印作提供了獨特的視角。

      篆刻是書法和雕刻相結合的獨立藝術。因為鐫刻印章,一般采用篆書,先寫后刻,故名篆刻。2009年,中國篆刻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西泠印社理事王勛受訪時表示,金石篆刻使用的材料包括金屬、石頭,因這些材料通常被統稱為“金石”,故名“金石篆刻”。

      坐落孤山、面朝西湖,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稱的西泠印社是第一個專攻金石篆刻的學術團體,享譽海內外。

      經過漫長的演進和發展,金石篆刻形成篆法、章法、刀法三大技術體系??讨埔环接≌?,具體步驟有磨平印面、設計印稿、印稿上石等。篆刻者需熟練掌握這些技法,融會貫通。

      王勛向作者演示篆刻的具體流程,只見他用左手按壓固定木質印床左側,右手執刀由后向前沖刻文字筆畫,刀刃與左手保持一定距離,以曲線為主,直線為輔,不急不厲刻出鋒利線條,一枚刻印的雛形漸成。

      王勛說,一名篆刻藝術家若想形成自己的風格,必須對歷代印學有深入的了解,掌握一定的書法功底和以書入印的技能,才能在方寸之間展現出優美的線條和構圖。

      如何用刀,如何選取角度、速度、力度,怎樣設計排列內容,都頗具講究。細節刻法不同,最終呈現的效果也大不相同。

      “好作品一看材質,二看技藝?!睋袊W博物館館長喬中石介紹,該館收藏了諸多金石篆刻佳作,展現了多元的藝術風格。例如,該館的“鎮館之寶”——吳昌碩的十二方“田黃自用印”,于方寸之間濃縮渾厚蒼茫吳派印風。

      十二方之一的“酸寒尉印”為秦漢鑿印,剛勁細直,畫間亦等距相呈,形成平靜之感,但在“尉”字下之“火”部的“人”形與兩點,均極盡筆法變化之能,同時與其下的“印”字,有一動一靜相抗又相生之趣。

      吳昌碩先生認為,刻印猶如造屋。這一形象比喻,突出了篆刻對藝術設計的看重。細數歷代大師之作,如吳昌碩的“缶”、齊白石的“甑”、魯迅的“韌”、潘天壽的“懶”,刀筆之間,載人之韻,無不彰顯其文人風骨和設計個性。

      學習篆刻藝術,體味大師風格,一筆一劃之中盡是乾坤,每處細節都蘊藏趣味。金石篆刻魅力何在?“這是一門方寸之間氣象萬千的藝術?!蓖鮿滓谎砸员沃?。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