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9月30日電 (洪燕)30日,“數字藝匠”閩臺海絲古陶瓷文化3D數字博物館公益展在位于福州市煙臺山的大觀美術館開展。展覽充分利用線上平臺、VR展覽、數字博物館等前沿技術,參觀者可以自由地旋轉、縮放乃至“觸摸”數字古陶瓷,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歷史文化背景與制作工藝,感受閩臺兩地宋元時期陶瓷藝術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
閩臺兩地,自古以來便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宋元時期的古陶瓷更是這段輝煌歷史的璀璨見證。本次展覽運用現代數字化技術,將閩臺兩地民間珍藏的宋元古陶瓷進行高精度數字化復原,不僅賦予了古陶瓷藝術新的生命,也讓這段跨越千年的歷史文化以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展現在人們面前,可以近距離地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韻味與深厚內涵。
本次展覽策展人、福州外語外貿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鄭則凌副教授表示,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展覽以數字技術為橋梁,實現傳統古陶瓷藝術與現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探索并展示了海峽兩岸宋元時期古陶瓷藝術的全新面貌;也將作為中華文化的海外延伸的僑文化傳播至世界各地,讓世界共賞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展覽期間,兩岸專家學者、文化愛好者還將圍繞古陶瓷的歷史、藝術價值及文化意義展開交流與探討,加深人們對閩臺海絲文化的認識與理解,激發社會各界對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廣泛關注與積極參加。
據了解,本次展覽將從9月30日持續到11月15日,為游客帶來一場穿越時空的視覺盛宴。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