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驚現超級假鉆石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11-12]
一種用合成碳化硅冒充鉆石的騙術已傳入我國珠寶市場,其以假亂真的程度竟能騙過儀器和不少專業人士。
8月9日下午,家住鼓樓的消費者秦女士摘下戴著的“鉆戒”請通靈翠鉆幫助她鑒定。據秦女士介紹,這枚市場均價上萬元的“鉆戒”她在一家珠寶店內只用5000多元就買到了。經過該店珠寶專家鑒定,發現該“鉆戒”上的鉆石是假冒的,此鉆石實際上是經過全球最新技術生產的合成碳化硅,這種假鉆能順利通過當前廣泛使用的鉆石鑒定儀器熱導儀的檢驗。
據悉,此種頂級假鉆在全國其他省份也已發現多例,并已引起全國珠寶專家的高度關注。據珠寶專家介紹,鉆石從誕生之日起就不斷被仿制,它最早的仿制品是玻璃制成的,這種仿制品用肉眼就能直接分辨出來;到了80年代,出現了立方氧化鋯仿制品,也就是常聽到的“水鉆”、“俄羅斯鉆石”,這種模仿品肉眼已經很難分辨出,必須用專業的鉆石熱導儀鑒定;近幾年,出現了高科技的合成碳化硅仿制品,又稱莫桑鉆,這種合成碳化硅假冒的鉆石,其光澤、硬度及透明度幾乎可以亂真,連一些鑒定機構的專家和專業儀器都很難檢驗出來。個別不法經銷商正是利用這種超級假鉆,誤導和欺騙消費者,讓消費者誤以為占便宜而購買,但是其價值卻不值真鉆石的十分之一。
對此,中國寶玉石協會副會長沈東軍認為,市場上出現超級假冒鉆石可能是兩種原因,首先不排除一些珠寶商家知假賣假,惡意欺騙消費者;另外,少數珠寶店進貨時未能識破這些假冒鉆石,國家規定所有進口鉆石都必須通過上海鉆石交易所,而到目前為止,江蘇省只有通靈翠鉆是其會員,一些珠寶商為了貪圖便宜,就從非正規的渠道采購鉆石,由于缺乏相應的鑒定技術和儀器,買到假鉆石都不知道。這些超級假鉆的出現給消費者敲了一個警鐘,在選購珠寶首飾切莫因為一時價格便宜貪圖小利,而吃大虧,江蘇省珠寶首飾檢測站有關專家提醒消費者最好到信譽好的大型品牌珠寶專賣店購買鉆石飾品。(實習生 華嵐 記者 夏天) 稿件來源:現代快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