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美術館藝術講座火爆登場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11-02]
何香凝美術館自1997年舉辦的“藝術講座”以來,不僅深受廣大藝術愛好者的歡迎和支持,而且也成為美術館在學術建設方面的一個重要特色。今年8月將陸續推出“何香凝美術館藝術講座系列”,每月舉辦講座2—3次,每次講座時間約為2個半小時,講座結束后將預留有觀眾提問部分。本次藝術講座系列集專業性、知識性以及趣味性一體,所邀請主講人大都為國內學界知名專家、學者以及高校教師,本年度藝術講座系列包括有:
8月10日 艾曉明(中山大學) 女性主義與藝術
8月24 日 戴錦華(北京大學) 大眾文化研究中的階級與性別
9月 汪民安 尼采以后的哲學思潮∶以身體問題為中心
顧諍(復旦大學) 中國紀實攝影的發展與問題
杜陪華(北京電視臺) 樓蘭學研究
10月 單世聯(廣東社科院) 德國學術在近代中國的影響
謝有順(廣東作協) 當代文學批評的新思潮
11月 尹吉男(中央美院) 女性主義藝術在中國與西方的差異
丁寧(北京大學) 當代美術博物館與國際文化遺產爭端的關系
12月 邱志杰、盧杰(策展人) “長征”的意義與全貌
李銀河(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當代女性主義研究與社會變革
8月舉辦的二次學術講座分別是:
題 目∶女性主義與藝術
時 間:8月10日 下午2:30~5:00
地 點:何香凝美術館報告廳
主講人:艾曉明先生
艾曉明先生簡介:
艾曉明,北京師范大學文學博士,現為廣州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研室主任,博士導師。曾在香港中文大學、嶺南大學、美國南方大學、英國桑德拉大學做訪問研究,近年來的關注主要在婦女研究和性別教育。中山大學人文教育重大項目“性別教育論壇”主持人,“婦女與社會性別譯叢”項目主持人。廣東省中國現當代文學學會會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出版著作有:《青年巴金及其文學視界》、《中國左翼文學思潮探源》、《血統》、《天空之城》、《騎桶飛翔》、《從文本到彼岸》、《活在語言中的愛情》、《我的監獄之行》;譯作有《女性主義思潮導論》、《小說的藝術——認識米蘭.昆德拉》、《古典主義》、《表現主義》、《論戲劇與戲劇性》等;編著有《浮城志異——香港小說新選》、《中國女性小說新選》、《火焰與碎銀——都市女性散文叢書廣州卷》等。
內容簡介:
女性主義與藝術問題
——從“蘇珊娜與長老”說起
“蘇珊娜與長老”是西方裸體畫中被反復表現過的一個題材,本文通過分析其中幾個基本元素:沐浴、裸女與偷窺,考察這些元素背后的男權文化意識。文章強調的是,觀看傳統中把婦女定位于被看者、置于男性凝視的主控操縱,強化了男性權力,剝奪了女性的主體性。而女性藝術家的另類表達,可以看作對這個傳統的抗爭。反思視覺藝術的傳統,挑戰其權威,目的是使婦女的身體和性別在藝術中擁有一個新的位置,這不僅是一個藝術問題,而且是整個社會和文化需要解決的問題。
題 目∶大眾文化研究中的階級與性別
時 間: 8月24日 下午2:30~5:00
地 點:何香凝美術館報告廳
主講人:戴錦華
戴錦華教授簡介
戴錦華,北京人。曾任教于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F任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導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東亞系教授。曾在美國、歐洲、日本、港、臺數十所大學任客座教授。從事電影史論、女性文學及大眾文化領域的研究。著有《浮出歷史地表——現代中國婦女文學研究》,《電影理論與批評手冊》,《鏡與世俗神話——影片精讀十八例》,《隱形書寫——9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猶在鏡中——戴錦華訪談錄》,《霧中風景: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涉渡之舟:新時期中國女性寫作與女性文化》,Cinema and Desire:A Feminist Maxism and Cultral Politics in Dai Jinhua’s works等專著12卷。
內容提要:
大眾文化研究中的階級與性別
講者將從世紀之交的中國大眾文化現象切入,討論中國社會劇變過程中,性別和階級的命題如何成為一組彼此相關社會修辭方式。在其不無怪誕的彼此消長中,隱現在旋生旋滅的流行時尚演變中,一個新的社會結構正浮出水面。
(曾 崢供稿)
媒體聯絡人:曾 崢
電 話:0755-26602989
傳 真:0755-26605299
E— MAIL:zengzheng 23@163.com
地 址:深圳特區華僑城何香凝美術館
郵 編:518053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