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同8月21日電 “與古為新”雕塑展日前亮相云岡美術館。展覽匯聚了青州造像、南涅水石刻、云岡石窟所藏的部分造像,以及雕塑家陽新的作品共計38件,讓古代雕塑與現代雕塑在同一空間里相互對話和碰撞,共同構成一個豐富多彩的雕塑世界。
“與古為新”是云岡研究院院長杭侃為這次展覽起的名字,簡單樸素地闡述了古與今的聯結。古今對話是該展的一大特色,多件造像文物在美術館與當代作品共同組成一個展覽,讓北朝文物與當代作品產生關聯,拓寬了整個展覽的視閾。
在杭侃的統籌策劃下,青州博物館、南涅水博物館以及云岡研究院分別調動各自的館藏北朝石刻參與展覽。其中一件青州龍興寺出土的北齊曹家樣佛身從未對外展出,此次是它的首展;南涅水出土的北朝造像塔,完整度極高,內容豐富,一節一節堆壘起來,造型宏偉。
雕塑家陽新的23件雕塑作品和部分件創作手稿、傳統雕刻工具,以及關于鑿石與雕刻的影像紀錄片在現場展出,這些內容讓觀眾直觀感受到傳統雕刻的狀態。其中舊工具有的是藝術家平常使用,有的則早已成為歷史,它們體現了在機械工業不發達時期,老一輩匠人們的制作智慧。
陽新的石雕作品體現了汲古為今表達形式,有厚重的文脈與個性化思考。以“空衣-21號”為例,作品做得極薄,邊緣最薄處僅厚一毫米多一點,從背面透過光看過去,能清晰看到前面的衣紋,如同半透明一般,石材的紋理與沁色就像暈染在宣紙上一樣,呈現出魏晉玄妙之氣與清脆空明的石材相互疊融的情景。
展覽由云岡研究院主辦,將持續至10月28日。陽新捐贈的兩件“空衣”雕塑作品被云岡研究院永久收藏。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