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從文博、文創、文藝之熱看文化惠民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4-07-16






      北京7月16日電 (曾玥)盛夏之時,暑期又至。連日里,蘇州、上海、北京、杭州、長沙、南京、廣州多地文旅部門相繼宣布,除部分地點外,取消旅游景區實名預約要求。與此同時,為最大限度滿足暑期游客參觀需求,首都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將延長開放時間。

      一系列便民新規引起了博物館愛好者馮女士的關注。對于這位“95后”來說,每到一個城市旅游,“逛博物館”都是首選行程。

      “中國地大物博,每去一個城市都會有新奇感,而博物館是快速了解當地歷史文化的好選擇?!边^去幾年,馮女士利用假期時間,走過中國十余個省份的眾多博物館。

      今年5月,國家文物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博物館接待觀眾12.9億人次,創歷史新高;全年新增備案博物館268家,全國備案博物館達到6833家?!安┪镳^熱”持續升溫之余,博物館數量也保持高速增長態勢,為民眾提供更多“好選擇”。

      去年,來自北京的“80后”呂溫柔完成了“打卡100家博物館”的計劃。自開始執行“逛遍北京博物館”的目標以來,她先后走入近120家博物館?!斑@其中大部分是免費開放的,即便收費價格也不高,約等于免費了?!?br/>
      據統計,中國博物館免費開放率超過九成。黨的十八大以來,類型豐富、主體多元、普惠均等的現代博物館體系基本形成。

      “這為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改變?!眳螠厝嵴f,她常喜歡一個人逛博物館散心?!霸诓┪镳^里,人就像被放到一個巨長的歷史時間軸上,看著眼前的文物可以體會到什么是‘一眼萬年’,自己的低迷情緒就被‘稀釋’掉了?!?br/>
      一方面,博物館具有休閑放松的“治愈力”;另一方面,博物館已然成為全民教育的重要平臺。

      “逛博物館讓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滋養,提供了我理解這個城市、這片土地、這個民族的全新視角,讓旅途不只是‘打卡式’的走馬觀花,能有更沉浸式的體驗?!瘪T女士說,自己更喜歡擁有豐厚歷史底蘊、具有一定互動體驗的博物館。

      戴上VR眼鏡,便可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兵馬俑近距離“對話”;置身室內展廳,便能“穿越”行走在古時的大運河旁,聽見兩岸的說書聲與叫賣聲;走入“戲劇幻城”,進入每個空間都可開啟不同年代、風格各異的戲劇“盲盒”……近年來,包括博物館在內的文旅場景花式“上新”,不斷挖掘沉浸式互動的感官通道,為觀眾提供更為深入全面、立體可感的文化體驗。

      今年“五一”假期期間,來自重慶的楊女士在河南洛陽古墓博物館玩了一場實景“劇本殺”,在“古墓尋寶”的故事里探索墓葬文物及其背后的歷史脈絡與文化內涵。

      當文物不再被“封印”在玻璃櫥窗中,而需要觀眾俯身鉆進洞窟中找尋文物藏品,楊女士認為,這樣的游覽體驗新奇、難忘,“也更能收獲書中歷史走到眼前的感動”。

      近年來,博物館文創產品引發新一輪消費熱點,為“文博熱”再添一把火。中國積極培育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在這條新賽道上,文化創意產品無疑是“領跑者”。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冰箱貼、南昌漢代?;韬顕z址博物館的印章胸針、洛陽博物館的牡丹化妝鏡……馮女士向記者列舉了幾款自己從各地購買的文創產品,如數家珍。

      能否“產生共鳴”是馮女士選擇一款文創產品的重要標準?!拔蚁M軒ё咭粋€城市的特色,并且分享給親朋好友。比起其他手信,文創能自然而然勾起我們對當地文物、歷史的交流,從而更加深入地分享一段旅程?!?br/>
      “為一個館赴一座城”熱度不減,“把城市特色帶回家”的文創產品消費火爆,而“走進劇場看好戲”也正成為民眾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2023年全國演出市場發展簡報》顯示,2023年專業劇場演出場次9.74萬場、票房收入86.23億元、觀演人數3064.23萬人次,與2019年同比增長31.09%、14.21%、34.54%。舞劇《詠春》、越劇《新龍門客?!返纫慌枧_藝術作品受到廣泛歡迎和好評。

      “以前劇場里都是白發人居多,現在‘黑白參半’,自發買票走進劇場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睋珖f委員、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建國觀察,《四郎探母》《龍鳳呈祥》《鎖麟囊》《趙氏孤兒》等京劇經典新編劇目備受年輕觀眾喜愛。

      在張建國看來,這是戲曲進校園帶來的顯著變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多部門發文部署有關戲曲進校園、戲曲進社區的政策舉措,2022年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也將戲曲、書法、影視作為美育教育“新三科”。以戲曲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在觸達更多民眾。

      “戲曲進校園、戲曲進社區的項目激發了年輕人對戲曲的興趣,現在他們成為走進劇場的新主力?!睆埥▏f。

      最近,這位“50后”還在參與籌辦一個新項目,旨在幫助戲曲更好走進康養機構及社區,為更廣泛的“銀發族”提供享受文化藝術的平臺和機會。

      “未來,更多老年人不僅可以欣賞京劇,還能學和唱,深度參與其中。京劇表演和京劇教育將惠及更多‘銀發族’,讓他們充分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不斷豐富和提升文化生活體驗?!睆埥▏f。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