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館開新展續寫長城情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4-07-05]
北京7月5日電 (記者 徐婧) 《薪火相傳 共礪國魂——“愛我中華 修我長城”社會贊助活動四十周年專題展》5日在首都博物館開幕,150余件展品揭秘長城北京段保護工作中鮮為人知的故事,娓娓道來綿延不斷的長城情。
1984年7月5日,《北京晚報》頭版頭條刊登了一則活動啟事——聯合八達嶺特區辦事處等單位發起“愛我中華 修我長城”社會贊助活動,開創了社會集資修復國家重點文物的先河。海內外各界人士紛紛捐款、捐物;秦皇島、天津、嘉峪關等長城沿線城市也陸續開展集資修長城活動……一幕幕感人場景今天仍令人心潮澎湃。
本次展覽中,150余件文物、圖片、檔案等展品共分為“巍巍長城鑄我魂”“萬眾一心襄益舉”等四個部分,系統展示“愛我中華 修我長城”社會贊助活動取得的成就,邀觀眾續寫保護與傳承長城文化遺產的新篇章。
一批珍貴史料首秀,帶領觀眾重溫過往。當年的北京晚報記者蘇文洋是社會贊助活動的首倡發起和組織者,一封由他起草的北京晚報呈報給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請示報告中,道出了積極參與長城保護事業的初心:“綿綿長城,不可能在短期內靠國家撥款修復……中國人民有能力、有責任和國家一道保護中華民族的象征——萬里長城?!?br/>
展柜里,泛黃的文物工作簡報、社會贊助登記表、捐款名單等檔案還原出更多歷史細節。大量珍貴歷史照片再現長城修繕過程,展示長城修繕的巨大成就。
“愛我中華 修我長城”社會贊助活動發起以來,全國上千萬人踴躍參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團體積極捐款,募集資金達數千萬元。社會贊助活動極大推動了長城修復的步伐,八達嶺、慕田峪、司馬臺等重要點段長城相繼完成修繕,面向公眾開放。
近年來,隨著長城保護理念的更新、保護手段不斷提升,古老長城煥發新生。展覽通過3D打印模型、多媒體互動展項等,展示長城保護的“北京經驗”,結尾設置互動體驗區,觀眾可以在新發起的“愛我長城 興我中華”活動倡議書下簽名,參與“云游長城”、集章打卡等活動,書寫新的長城故事。
本次展覽由北京日報報業集團、北京市文物局主辦,北京晚報、首都博物館、延慶區長城管理處承辦,騰訊SSV、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協辦。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