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窯建盞文化展”國博啟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4-06-27]
千年窯火,匠心不輟。昨天下午,由中國國家博物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紫玉甌心——中國建窯建盞文化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位于國家博物館南6、南7展廳,展期為3個月,帶領觀眾領略土與火鍛造出的璀璨文明。
本次展覽遴選了135件古代建窯建盞及相關文物,同時展出298件當代建窯工藝品。展覽分“古韻悠長”“啜英咀華”“星河流轉”“匠心獨運”“薪火相傳”五個單元,從考古發現、文化內涵、藝術風韻、工藝傳承創新、新時代新發展等多個角度,系統全面地展示建窯建盞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和工藝創造。
建窯,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以生產黑釉瓷器著稱。建窯創燒于晚唐五代時期,興盛于兩宋,產品以碗類居多,文獻稱之為“甌”或“盞”,統稱為“建盞”。
據介紹,兩宋斗茶之風盛行,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皆引為時尚。建盞造型簡約,摒棄了過于繁雜的裝飾,其黑色釉面最適宜襯托茶沫之色,是審美與實用的自然結合,故被認為是最佳的斗茶用具。受此影響,周邊地區窯場紛紛仿燒建盞,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窯業集群,并廣銷海外,促進了中國古代制瓷技術的發展和傳播,在對外文化交流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當代建盞傳承人在繼承和發揚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從現代審美的角度重新思考和改進,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不斷探索,推陳出新,創造出種類繁多的釉面和器型,極大地豐富了建窯建盞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內涵,實現了當代建盞的個性化和多元化發展,讓千年瓷窯煥發新機。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