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硯的制作與鑒賞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10-31
       鑒定經營古墨的古玩鋪,都鑒定經營古硯,古硯在古玩鋪里是家家都有,而名硯不多。古墨中的歷史典故多,古硯中的學問也不少。
    古人寫“硯”字為“研”,“以研和墨,用為書字者也?!碧K易簡為硯取名“墨侯”。古硯有瓦硯、石硯之分。唐代以前,瓦硯居多,唐代以后,石硯時興,瓦硯逐漸減少而淘汰。
    制作石硯是從選石料、研究造型、搞好雕刻著手;鑒賞古硯要從看石質,造型,刻工著眼。
    我國歷來注重用端石、歙石為硯之石料。端石產于廣東端州(今肇慶市),因地而得名。端石的石質堅實細潤,用端石制作硯,研出的墨,書寫流利生輝,不損毛筆之毫毛。歙石產于安徽歙州(今歙縣)??钍氖|堅韌潤密不吸水。用歇石硯研出的墨如油,書寫濃艷生輝,不傷筆毛。翕硯亦稱龍尾款硯。
    制作硯臺的石料還有紫金石、金星石、紅絲石、菊花石、易州石、鳥金石,靈巖山、綠石、洮石等等,石料頗多,但以端石、歙石為佳且出名。
    端石上有紋、眼。石的色、紋名目甚多如青花、魚腦凍、蕉葉白,天青、冰紋、人捺、馬尾紋、胭脂暈等。
    石眼的說道不少,有鸚哥眼、鴝鵒眼、了哥眼,雀眼、雞翁眼、貓眼、綠豆眼等等,眼的名稱和實物形狀相似。這些形狀的石眼中又分為活眼、死眼和淚眼?!皥A暈相重,黃黑相間,黑睛在內,晶瑩可愛者”,謂之活眼;“四傍浸漬不甚鮮明者”,謂之淚眼;“形體略具,內外皆白,殊無光采者”,謂之死眼。
    收藏家對端硯的石眼有不同見解,一些人喜愛礬中有眼,一些人則認為石眼乃石中之病,而古董商則講究硯中活眼,他們說:“活勝淚,淚勝死,死勝無”,有眼的硯臺比沒眼的好。
    石硯的造型是根據石料形狀、石的紋理、眼的分布,因料造型。自唐代以來,千余年的制作發展演變,古硯的形狀豐富多樣,式樣多若繁星,如履式、簸箕式、蓮蓬式、圭式、蟬式、鳳字式、內相式、抄手式、門字式、雙夔龍戲珠式、云龍式…… 古石硯的雕刻很講究,珍品的刻工精妙絕倫。我國自唐代以來歷代皆有雕刻石硯的能工巧匠。他們根據石質自身色澤、紋理、形狀而加工刻制,使天然美和人工美結成一體,古樸大方,端莊自然。有的石硯刻有銘文是詩文并茂,書法精美,耐人尋味。唐代詩人李賀《青花紫石歌》中有贊揚硯工之詩句:“端州硯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鼻宕跗?,王岫筠善刻石硯,鑒賞收藏家贊賞他刻制之石硯是造型精巧,古樸莊重自然;雕刻銘文,刀痕不外露而內含,似神來行筆,仙來運刀。他的刻工功底深厚,技巧熟練。他所刻之銘文與原書寫的毛筆字完全一致,筆體筆鋒絲毫不差。
    收藏古硯者歷代皆有,古有百硯閣、萬硯樓,但私人收藏古硯世代相傳甚少,大多是人亡而物亦亡,唯有歷代帝王藏硯傳世者多。乾隆皇帝藏硯之精之多,歷代帝王無與倫比,可稱亙古未有。 南京博物院網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