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歷史文脈 譜寫時代華章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4-05-28]
——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閉幕
【聚焦深圳文博會】
這個五月,深圳灣畔,熱鬧非凡。5月27日,為期5天的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在深圳落下帷幕。
二十載春秋積序,邁入新發展階段,本屆文博會對于履行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文脈,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脈。作為助力我國文化強國建設的“文化產業第一展”,本屆文博會,如何賡續歷史文脈,譜寫時代華章?
且看千年華夏,古今輝映——本屆文博會首次設立的“文創中國”專題展區共展出300多件文創產品,匯聚故宮文創、北京工美造辦等“文創大戶”,重點展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最新成果,古代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創意完美融合。
再看潮韻東方,煥新輝映——國內越劇青年演員陳麗君、李云霄精彩演繹經典,在帶動流量的同時,也將會場的交易氛圍推向高潮;雄渾昂揚的潮汕英歌舞、精妙絕倫的敦煌飛天舞、香氣四溢的天水麻辣燙爭相展現各地文化消費場景、地域特色文化,讓文化“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經濟發展,融入千家萬戶的生活。
在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文博會如何以文興業,讓文化產業在新起點上繼續蓬勃發展?
數字技術全面賦能的文化新質生產力,在本屆文博會上大放光彩——華為、騰訊、華策影視、華強方特、字節跳動、小紅書……超220家頭部文化企業紛紛帶來最前沿的產品,最新的應用場景和消費模式,讓采購商目不暇接。
在影視·出版·版權·游戲電競展館,一大批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和科技賦能文化產業取得的成果,通過AI(人工智能)、AR(增強現實)等多媒體結合的方式與觀眾見面;在廣東展區“大模型產業應用廳”內,8個具有代表性的AI大模型充分展現文化新質生產力引領未來生活的新趨勢。體現新質生產力發展成果的高端、智能、綠色、低碳產品不斷涌現,受到人們的熱捧和青睞。
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文博會20年煥新出發,如何擔當好海內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鑒、擴大貿易的平臺?
本屆文博會首次設立國際文化貿易展,國際展區面積從2023年3000平方米擴大至2萬平方米,60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家海外展商線上線下參展,108個國家和地區的3萬余名海外專業觀眾線上線下參會;秘魯、土耳其、古巴、巴基斯坦、老撾、希臘等18個駐華使領館組團參展;英國愛丁堡市市長親率9家優秀企業代表團亮相文博會。土耳其掛毯、澳大利亞珍珠、印度細密畫、伊朗琺瑯彩等展臺人氣高漲;“中國創造”的文化裝備和智能文化消費終端,網文、網劇和網游等文化出?!靶氯龢印逼髽I備受海外采購商的關注。
肩負新使命,更立新潮頭。正值芳華的文博會必將更加創新、開放、包容,持續激發中國文化產業的新動能、新活力,也為國際文化交流合作書寫新的篇章。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