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古雄關呈現眼前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10-08]
新桂網—南國早報
近日,賀州市富川縣文博副研究館員、考古家王國政先生歷經十幾年的潛心研究,終于考證了瀟賀古道陸路上的具體走向,并意外地發現了瀟賀古道必經的謝沐關和約5公里長的夯土關墻殘垣。這一重要發現,對于研究嶺南古代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謝沐關位于廣西富川縣朝東鎮和湖南江永縣桃川鎮交界地大鵬嶺的古關隘上?!稘h書·地理志》中記載:“謝沐有關”,但此關在何處?由于歷史上的原因,世人一直沒有得到考證。
1972年,人們從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地形圖》中發現了中原溝通嶺南的一條新道,這條新道就是通過長江支流的瀟水與珠江支流的賀江經陸路“楚粵通衢”的瀟賀古道。
王國政先生歷經十多年的調查研究,發現途經富川陸路的古道有六七條之多,但到底是哪一條呢?一時成為一個謎。
后來,王國政在參觀西安咸陽宮展出的兵馬俑和戰車時,意外地發現了秦代用的“商鞅尺”,他通過“商鞅尺”量出了秦始皇做運輸用的戰車車輪的寬度。
王國政沿著秦始皇大軍所走的瀟賀古道去尋找并發現了謝沐關。謝沐關分東西兩個隘口,東隘口叫牛塘隘,是天然的山形隘口,西隘口叫小水峽隘,是人工筑成的夯土墻。在經歷了兩千多年以后,古雄關依然較清晰地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