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美術館如何曲高和眾讓藝術流動起來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4-05-20




      2024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作為博物館大家庭的一員,美術館如何通過教育和研究活動,以藝術為養分,為民眾提供精神滋養?18日,多位美術館從業者和研究者相聚北京中華世紀壇,探討如何讓優質藝術資源流向更廣泛人群,讓美術館成為當代文化生活的新坐標。

      讓藝術“走出殿堂”

      當天,由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廣州美術學院新美術館學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美術館的文化坐標與策略”學術活動在北京舉行。

      “新美術館學”是此次論壇的一個關鍵詞。提出這一概念的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廣州美術學院新美術館學研究中心主任王璜生在演講中提到,新美術館學研究關注空間與人的問題,而這些理論研究最終要落實到為“大寫的人”進行服務。

      王璜生說,現在美術館從業者常常談論“從殿堂走向論壇”,比如著眼于一個特定的社區,跟當地居民聯動,以藝術為媒,去建構人們跟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的情感記憶。

      “如果說博物館更多的是通過展現‘歷史’來傳播知識,美術館則更加重視‘當代’。因為藝術創作往往是對當下社會現實進行前瞻性的表達?!蓖蹊f,“美術館人要保持初心,不斷為觀眾提供新的思想激蕩,促使新的審美產生?!?br/>
      談及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藝術學院副研究員王聰叢說:“美術館誕生之初,是作為一個具有文化藝術屬性的教育機構而存在的。所以,從館長到研究人員,美術館里的每一位從業者都不應忘記,自己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br/>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員、中國美術批評家年會副秘書長葛秀芝認為,美術館、博物館是知識生產的高質量輸出場所,經過研究與教育的轉化,知識觸達的受眾群應該更廣?!皬倪@個角度來說,美術館應該‘曲高和眾’?!?br/>
      資源如何“流向公眾”?

      此次活動中,尤洋是唯一的民營美術館代表。他曾任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副館長、UCCA集團藝術總監,現為X美術館館長。同時,他也是民盟北京市委會創新發展委員會委員。

      尤洋表示,據2020年的統計數據,中國的民營美術館有近千家,按照專業美術館的標準,同時具備典藏、研究、闡釋、教育這四項基本功能的美術館卻寥寥。僅“典藏”一項,就能難倒很多民營美術館。對此,他認為,民營美術館可以培養“文獻化”意識。

      “比如,把一場展覽的內部文化邏輯梳理成一份文獻,它是不是能變成研究的對象?又比如,美術館和觀眾之間形成了一個個moment(瞬間),我們是不是可以利用數字化技術,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將這些瞬間轉化成研究文獻?另外,美術館的公共教育內容可以催生很多文本,這也是一種文獻化的方式?!?br/>
      尤洋贊同讓美術館走向基層的觀點,在他的觀察中,基層社區往往更開放,文化資源的流動性更強?!叭绾巫屆佬g館變成一個流動性的空間,收集、消化優質文化資源,再輸出到一個更大的群體中,更好地實現美術館的‘論壇’功能,這是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的美術館需要考慮的問題?!?br/>
      論壇討論結束后,尤洋接受《中國新聞》報記者采訪,進一步談到他對美術館如何更好地進行“研究與教育”的思考。

      “對于很多民營美術館來說,培養自己的學術研究團隊確實有困難,我們可以一步步來。比如X美術館,未來有條件了,會建立文獻中心,聘請研究人員。我們也可以開放藏品,和高校合作進行研究。社會資源永遠是流動的,我們應打造一個公共的、開放的平臺,讓人們平等地享受優質文化資源?!?br/>
      為“博物館之城”獻策

      活動結束后,民建北京市委會(下稱北京民建)文化委員會主任、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研究員陳工接受《中國新聞》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缺乏研究實力的美術館如果選擇與高?;蜓芯繖C構合作,能達到“三贏”的效果,即美術館、研究機構、觀眾三方受益?!皩I研究機構能系統性地梳理藏品,不僅有利于研究,也有利于教育,便于美術館從觀眾需求出發,做展陳設計以及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br/>
      陳工介紹,北京民建文化委去年開展“發揮博物館的公共服務功能,營造博物館之城文化氛圍”專題調研,組織多位專家走訪了北京市內20多家博物館。北京市文物局2023年8月發布《北京市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陳工與課題組同仁結合這份意見,為北京建設“博物館之城”建言獻策。其中有不少建議與此次學術活動中的嘉賓觀點不謀而合。

      此次調研中,陳工直觀地感受到一些民營博物館的困境?!氨热缙綍r去參觀,可能連講解人員都沒有。預約了再去,也許是館長親自來講解,他能講清楚某個展品是怎么來的,但是,它的具體工藝、美學價值和文化背景,可能連館長也沒法很細致地講解。對于觀眾來說,博物館是否吸引人,第一就是看它是否有好的展陳和講解,其次看它是否能開展好的公眾教育活動。如果研究力量薄弱,導致教育功能不強,博物館對公眾的吸引力也就下降了?!?br/>
      調研還發現,雖有部分博物館開始嘗試與科研、文化館等機構進行合作,但這些合作仍有待深化和常態化。

      另外,調研發現民營博物館“公共服務意識強”,卻苦于資金不足而導致展陳、館藏、學術研究有局限。而民營博物館及中小型博物館對聯展、交換展“需求強烈”,也樂于交流館藏。因此,調研團隊建議,鼓勵非國有博物館“抱團發展”,建立相關機制促進資源均衡分配。

      更開放,多交流,建立制度保障,讓優質文化資源“流向”更多人——這也是此次學術活動中,多位研究者和從業者提及的“美術館生態”長期建設中的重要一環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