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兵馬俑全是贗品 陜西專家飛赴廣東打假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10-31]
北京青年報 本報訊近日,廣東惠陽市一場號稱“秦始皇兵馬俑實物展”的展覽,開展不久便吸引了5000多名觀眾前去參觀。
-號稱真品亮相廣東博物館竟一無所知
“兵馬俑什么時候到惠陽了?”陜西秦兵馬俑博物館負責人在南方一知名報紙上看到這一消息后,大吃一驚?!?00多件兵馬俑亮相廣東,如此‘重要’的展覽,博物館怎么一點都不知道呢?”一陣疑惑后,秦俑館相關負責人覺得這些兵馬俑可能有假。
13日,該館負責人迅速組織律師和專家組成“打假團”緊急奔赴廣東惠陽。
-下飛機直奔展覽地扮成觀眾進場抓假
當日中午12時許,記者隨同秦俑館“打假團”一下飛機,就急奔惠陽。下午2時許,“打假團”趕到惠陽市圖書館。此時,該館中央大廳的大屏幕上正不斷播放著展覽的宣傳畫面,并不時出現“這次展覽所有展品資料均由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提供”的字樣。
“我們館何時提供了這些東西,我們怎么不知道?”“打假團”又是一陣疑惑。記者還看到,圖書館還專門設有展覽的售票窗口,票價為10元(學生半價),記者一行以觀眾身份買票參觀。
-“國寶”竟無安全保護假兵假馬組成軍陣
記者發現,在上百平方米的展廳內,除一些簡單文字和圖片資料外,沒有任何人作講解。展廳的一邊沿墻擺放著26個高約1.6至1.7米的“兵馬俑”,還有兩匹陶馬。這些據說是從秦俑坑中出土的“文物”,卻沒有任何的安全防護措施,只是用繩子在前面拉了一條“隔離線”,旁邊放個小牌子,上面寫著“文明參觀,請勿越線動手,違者罰款10元”。
展廳的另一邊則放置著“銅車馬”和由數百個高約50厘米的小“兵馬俑”組成的軍陣。展廳的工作人員還不時地向觀眾介紹:“這些東西都是真的!”
-制作手法非常低劣專家斷定皆為贗品
“真的???這些怎么會是真的呢?”秦俑館的專家現場察看后斷定:這批“兵馬俑”制作非常低劣,全是仿制的。之后,秦俑館一位負責人明確表示,秦俑館從來沒有在這里舉辦過展覽,也從來沒有給這里的展覽提供任何資料!
記者了解到,當地不少學校都組織學生前來參觀。5元錢的門票,3元錢的車費。其中一個中學竟來了1027名學生。
一位小學生遺憾地說:“兵馬俑怎么‘長’得這么難看??!”當得知記者一行是從陜西來的時,立即問:“這些兵馬俑是真的嗎?”
-主辦方自稱清楚有假談及責任竟稱在別人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如果是文物仿制品展覽,必須要明確注明,展覽方也不得提供虛假性的宣傳材料誘導觀眾。
有意思的是,當“打假團”表明身份后,主辦方面和承辦方竟異口同聲地表示,他們都知道這些“兵馬俑”是假的。
下午4時許,惠陽市文化局局長曾運才趕到圖書館。他表示:“我們非常清楚,這就是仿制品?!痹\才介紹說,該展覽是由惠州市博物館介紹到這里來的,“我們一看就知道這是仿制品,不是真品。我覺得,我們遠離西安,很多人不可能去西安看兵馬俑,通過這樣一個展覽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也好。沒有標志,那是展出單位的責任?!?br/>
經核實,具體負責承辦此次展覽的是一位叫王志誠的人,正好他當天就在現場。王志誠對外有一張名片,上寫著“西安秦文化藝術展覽中心展廳主任”的頭銜。
他一口咬定說:“(這些展品)都是臨潼縣一位姓馬的人給我提供的!”至于為什么不注明是仿制品,王志誠歸結為“疏忽了”。他說,“這次展覽主要是和當地合作,采取的方式是利潤‘一人一半’。對方提供場地,我提供展品?!?br/>
-當地領導作出批示停止展覽進行調查
據了解,在當地報紙上寫那篇宣傳報道的作者共兩人,一人為該報記者,另一人為惠陽市委辦公室的盧舜輝。
盧舜輝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圖片和文字資料都是我傳出去的。我寫的文章都是來源于展覽的宣傳資料,我沒有經過核實?!?br/>
13日晚6時許,惠陽市文化局曾局長打來電話向“打假團”轉達了市委主要領導的意見:1.該展覽立即停展,政府將向各單位下發通知,要求各相關單位不要來參觀展覽;2.通過各種渠道調查展覽的來歷及展品來源,查明真相。
據悉,惠陽市有關單位已就此事展開積極調查。秦俑館常年法律顧問王建宏律師表示,這些粗制濫造的秦兵馬俑仿制品展覽以假充真,嚴重損害了秦兵馬俑的形象。昨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正式向惠陽市文化局提出了三條意見:一、立即停展,并銷毀展品;二、沒收非法收入,依法處罰相關責任人;三、在媒體上公開消除不良影響。-文/《華商報》 秦子 秦劍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