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中國心》以金石印記書寫家國記憶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4-05-17]
北京5月17日電 (記者 高凱)從《金石錄》談至李清照金石般堅韌、豐潤的心性;通過篆刻家錢君匋創作出的《長征印譜》,讓觀眾看到“印章里的紅軍長征路”……浙江衛視正在播出的“中國心”系列文化美育節目《金石中國心》以印話心、以印言志、以印喻情,用兼具藝術美感和文化底蘊的細膩表達,帶領觀眾共同在印里感受豐富多彩的情感。
《金石中國心》以代表性人物為切入點,以真實歷史事件為剖面,以點帶面探尋古往今來的金石印記,展現薪火相傳的精神血脈與“國之大者”的家國情懷。一方方印章將家國文化與篆刻藝術相融合,一幀幀印文訴說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與輝煌,金石篆刻不僅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結晶,也承載了中華文明賡續綿延的文化脈絡,見證一代代中華兒女堅如金石的“中國心”。
最新一期節目中,《金石中國心》以家風印為切入點,展現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家風文化的同時,也進一步彰顯印人們志德唯才的美好品質。節目嘉賓從葉為銘的“三讓家風”這枚印章著手,對“泰伯三讓天下”這一典故進行了深度解讀,進而引出西泠印社創建之初的故事。1904年,四位活躍在杭州一帶的浙派篆刻名家,丁輔之、王福庵、吳隱、葉為銘因志同道合,共同創建“西泠印社”,但也相互謙讓,最終在四人的極力堅持下,邀請吳昌碩成為印社的第一位社長,四人也因為勞苦功高,被后人尊稱為“西泠四君子”。
家風不僅是中華文化的縮影,更是華夏文明的一種延續,但繼承不等于固守,優良的家風家訓更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金石中國心》通過展示印章中的家訓、家風、家鄉,不僅生動詮釋中華文明千百年來發展形成的家庭教育智慧,還有與時俱進的家風作風與跨越時空的精神力量。
國家級非遺項目雞血石雕傳承人錢有杰受到父親將《錢氏家訓》全文635個字刻成四方印章的啟發,將《錢氏家訓》的16字核心“勤儉為本,自必豐亨。忠厚傳家,乃能長久”刻為一方昌化石印章;非遺手工體驗小院主理人青瑾與伙伴共同設計一套專屬套色印章,濃縮家鄉美景,銘刻家鄉印記……金石印章,從廟堂之高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抹亮色,承載起人們的喜怒哀樂,成為連接心與心的橋梁。
值得一提的是,節目組在近日開展了一場《金石中國心》之“碩壽無疆”藝術大展的直播活動,直播觀看人數超86萬。篆刻名家們現場揭秘吳昌碩與潘天壽的大師真跡,和觀眾一起走進金石篆刻的藝術世界,感受金石文化的獨特魅力。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