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從絲線經緯中窺見文明之光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4-04-17




      光彩奪目的服飾文化,折射著古代物質和精神文明的發展軌跡,勾勒出中華民族連綿不絕的生活畫卷

      古典元素與現代創意的融合,給人們帶來了更多元、更新奇的審美體驗,也助力古老的服飾“正青春”

      頭戴簪花,手執團扇,衣袂飄飄……春日融融,走在江蘇蘇州的大街小巷,身著傳統服飾的游客頻頻映入眼簾。他們探訪園林、水鎮,感受江南古韻今風,也以身“入景”,讓人有歷史穿越之感。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持續升溫,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開始追慕霓裳之美。傳統服飾成為不少人塑造個性形象和生活儀式的一種選擇。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衣冠上國”的美譽。各式傳統服裝,不止于美,更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內涵,反映著社會整體習俗、思想、技術及其文化特征。秦漢服飾古樸莊重,大唐服飾華貴富麗,宋明服飾娟秀精巧,以及少數民族服飾各具特色……光彩奪目的服飾文化,折射著古代物質和精神文明的發展軌跡,勾勒出中華民族連綿不絕的生活畫卷。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服飾文化一直是其重要篇章,從絲線經緯中可以窺見文明之光、感悟文明魅力。

      今天,飽含著時代記憶、文化基因的傳統服飾,在社交媒體傳播、跨界融合等助推下,由“小眾”到“頂流”,煥發出璀璨光彩。更多人“尋衣問道”,通過傳統服飾承載的人文內涵感悟錦繡中華的深厚底蘊。于是,我們看到,融合傳統與時尚的馬面裙成為許多人的“心頭好”;新式漢服逐漸成為日常穿搭;新中式紋樣、香云紗等成為年輕人喜愛的設計元素;越來越多人身著傳統服飾走在國外街頭……人們通過服飾這一表征化符號,表達自己的審美觀念、文化態度,也深入傳統文化內部,獲得雨露潤澤。傳統服飾,成為表達文化身份的一種方式,也見證著我們的文化認同不斷增強,文化自信日趨深厚。

      傳統服飾“走紅”,是當代與傳統的一場“雙向奔赴”。人們穿著傳統服飾,從服裝形制、織繡紋樣中感受古典美、傳統美;同時,越來越多人喜愛傳統服飾,也為傳統服飾創新發展注入動力。有漢服愛好者介紹,曾經漢服紋飾選擇較少,如今市場需求越來越大,“漢服熱”帶動紋樣創新,越來越多擷取自傳統文化的特色紋樣創新“綻放”,讓傳統服飾更加熠熠生輝。比如,在山東曹縣,有商家將非遺文化融入漢服,皮影成了馬面裙的花紋,柳編被做成漢服的配飾,木雕技藝用于搭配漢服的發簪……古典元素與現代創意的融合,給人們帶來了更多元、更新奇的審美體驗,也助力古老的服飾“正青春”。

      對傳統服飾的青睞值得欣喜,但這種青睞不能只流于形式,更要深入內在。比如,清代宮廷氅衣上的兩只鳳蝶,寓意喜相逢;傳統服裝上的一字扣,承載著古人對于天圓地方、天人合一的認知與對自然的尊重。讀懂傳統服飾背后這些“未盡的話語”,深入體會其中蘊含的造物智慧、哲學內涵、藝術之美,才能真正品出傳統服飾的文化味兒。如今,許多公共文化教育項目正是著眼于此。比如,中國絲綢博物館連續多年舉辦傳統服飾節,通過展覽導覽、專題講座、漢服之夜等活動,創新闡釋傳統服飾文化之美。更多這方面的努力,將助力人們更好走進傳統服飾的“百花園”,深入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奧義。

      一件件服飾飽含文化悠長的意蘊,串聯起綿延不絕的文化情懷。春風之中飄逸搖曳,多姿多彩的傳統服飾讓錦繡中華的文化傳承,始于衣冠,達于博遠。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