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墩墓 “甲”字形大墓里還有哪些秘密?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4-04-16]
國家文物局今天發布了 “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進展,聚焦武王墩墓考古新發現。武王墩墓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現存主墓(一號墓)、墓園、車馬坑、陪葬墓、祭祀坑等重要遺跡。
目前對主墓(一號墓)進行了發掘,這也是考古發掘的楚國最高等級墓葬,初步推斷可能為戰國晚期楚國遷都壽春城之后的王級墓葬,已出土青銅禮器、生活用器、木俑、樂器等,槨室蓋板上發現大量墨書文字。這些考古發掘,有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戰國時期楚國的燦爛文化。
何為武王墩?
武王墩墓,位于安徽省淮南市高新區三和鎮武王墩自然村南,距離楚國都城壽春城約15公里??脊虐l掘前,一處土墩,在千百年來的口口相傳中,被認為是一座楚國王級墓葬。1981年,被列入安徽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武王墩一號墓,也就是目前所發掘的主墓為中心,周圍分布有陪葬墓、陪葬坑、祭祀坑等重要遺跡,緊鄰主墓西側,還發現一處長達147米的大型車馬坑。
2015—2018年,武王墩墓發生盜掘,此后公安機關追回77件被盜文物。經文物專家評定,其中國家一級文物26件。經國家文物局批準,2020年武王墩墓搶救性考古發掘正式啟動。
隨著14米高的封土、15米深的填土清理完畢,一座開口為正方形、邊長約50米、墓道長達42米的“甲”字形豎穴土坑大墓顯現出來。墓壙四壁有臺階逐級內收,臺階表面涂抹青膏泥,形制規整結構嚴密。
武王墩考古發掘項目考古一組組長 張聞捷:武王墩一號墓已知的臺階數量是21級,這是已知楚墓中規模最大的一個。一般來說,等級越高的貴族,它的臺階墓道數量也越多。
考古發掘至今,墓室結構已清晰地展現出來:墓坑深達19米,底部邊長約22米,中間區域用巨大枋木搭建起9個木槨室,其中,東、南、西、北共8個側室分別藏有銅禮器、生活用器、木俑、樂器等文物。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