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4月14日電 (楊靜 胡健)“人工智能(AI)不能完全替代藝術家的一切活動,但二者可以和諧共存?!狈▏屠杷囆g學院講師大衛·拜爾比14日表示,AI技術為藝術家帶來創作藝術的新方法。
中法建交60周年之際,“對話·龍城”2024中法文化藝術交流展系列講座14日在山西太原舉行,來自中國、法國、比利時等地的中外藝術家聚焦數字藝術與AI,分享科技與藝術融合發展的無限可能。
大衛·拜爾比此次參展作品為數字藝術視頻《變化中的城市》,他將AI與藝術創作相結合,花費一個月時間創作完成,作品部分由系統或算法生成?!耙郧?,藝術家自己制作6分鐘的動畫幾乎不可能實現?!贝笮l·拜爾比認為,AI并不是在復制作品,是提高藝術家能力的新型工具。
山西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教授劉維東同樣認為藝術家和AI可以協作共生?!癆I技術的出現對于藝術家來說是一把雙刃劍,藝術家花費時間進行的繪畫勾線、填色等工序,在AI技術支持下輕易就能實現?!眲⒕S東說,但技術不能代替藝術家進行有創意、有情感、有溫度的創作?!癆I技術是藝術創作的輔助而非取代,這對藝術家今后的發展方向提出了新思考?!?br/>
盡管具有不確定性,但與會藝術家對數字藝術及AI發展的積極作用表示肯定。
數字藝術家、四川詩書畫院顧問一山認為,數字藝術是新時代的語言藝術。運用數字化技術可拓展傳統藝術的邊界,讓傳統文化“活起來”。同時,通過數字技術,以數字繪畫為初案通過三維建模技術轉換成數字雕塑,用全息技術轉換為3D裸眼數字影像等,讓藝術走向新的生命躍動。此外,AI繪畫、AI視頻、AI轉化雕塑及AI音樂創作等探索,也展示了科技與藝術的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虛實共生、人機協同、融合發展,或許是最好的選擇?!币簧秸f。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