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4月11日電 趕山渡海 神獸歸元——邱啟敬“山海經”系列之“南山經”大型公共藝術巡展首站日前在廣西桂林拉開帷幕?,F場呈現了一件320米的大型裝置作品《燭龍》,同時展出30余件“山海經”系列雕塑與裝置作品,營造出十余處上古文化場景。
作為當代藝術家邱啟敬大型創作計劃“山海經古地圖”系列巡展開篇“南山經”首站,展覽中的大型公共藝術裝置作品《燭龍》首次亮相。燭龍在《山海經》中被稱為“創世神”,這件作品采用當地材料,以竹編創作而成,通體紅色,長達320米。
從桂林貓兒山“招搖谷”起始,“燭龍”亮相,龍頭位于景區入口門樓之上,龍身蜿蜒曲折延伸至景區內。景區入口廣場矗立兩只巨型神獸——陸吾和夢貘,沿線分布有八只巨型山海經神獸,游客沿龍身之徑步入其內,在竹林中穿梭。
整個峽谷綿延數公里,沿線共呈現了30余件《山海經》系列雕塑與裝置作品,與貓兒山自然風貌相互融合,營造十幾處上古文化場景:生態溪流、吉量湖、犀牛背、九天飛泉、龍潭、九霄獸舞、夢貘之境、瓦屋動畫、一碗山海、倏忽之間、蒼翠謐影等,成為萬畝竹林風貌的點睛之筆。
展覽還在邱啟敬400多幅山海經手稿中選取手繪圖制作成動畫影像,以影像再創作的方式形成動畫作品,在景區建筑內部設置觀影室,同時設立親子互動體驗區,采用捏泥稿泥塑的方式,沉浸式體驗女媧造人。
邱啟敬十多年來專注于《山海經》,追根溯源,另辟蹊徑,從文字學、訓詁學等學術領域深入,并以當代藝術的表達方式,開啟“山海經古地圖”大型藝術計劃,在力求還原本真傳統的同時,強調回到當下。
據了解,邱啟敬將會繼續完成《山海經》大型藝術創作計劃,力圖將《山海經》中記載的469個奇珍異獸全部“還原”,并繼續以巡展方式游遍神州大地,同時結合出版、音樂詩劇等多種跨界方式,將這個古老的神話王國重新呈現在當代社會場景中,演繹一個經典神話體系的當代文化樣本。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