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白沙開創嶺南書法“雅尚清剛”傳統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4-03-29]
廣州3月29日電(記者 孫秋霞)廣東書法,源遠流長。暨南大學書法研究所所長陳志平28日在楠楓書院舉辦的“嶺南文化新講”上表示,明清時期是嶺南書法史的黃金時代,不僅名家輩出,流派紛呈,他們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陳白沙的影響,逐漸形成了雅尚清剛、注重學問的書法傳統。
從先秦至南越國時期,嶺南便有墨書、陶文、磚銘和木刻等傳世。隨后,秦磚漢瓦、晉銘隋碑層出不窮。由于氣候潮濕等原因,嶺南有墨跡可尋者晚至南宋。
陳志平認為,直至明代,廣東地區才出現杰出的書家書作,廣東書法才真正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而傳世。
明清時期,嶺南書法在時代風潮的鼓蕩之下登上歷史舞臺,逐漸形成了重氣節、重學問、不求聞達、富創作性的傳統。其中,陳白沙開創的“心學”對嶺南書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陳白沙是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書法家、詩人和琴學家,是嶺南唯一從祀禮廟的大儒,他不僅是心學大家,更在書法觀中體現求新求變的思想。他以新會圭峰山茅草為主要材料,自創茅龍筆,獨創“茅龍書法”,剛柔并濟、自然野逸,留下了許多曠世佳作。
陳志平表示,陳白沙首先是一位哲學家,其次才是一位獨具個性的使用茅龍筆的書法家。他在書法史上的影響,更多的是表現于思想層面。作為明代思想啟蒙的巨子,其對當時和后世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
書法“心學”一說,為清代劉熙載所提出,而其發端則在于漢代揚雄,揚雄稱“書為心畫”。在宋明理學的視野下,“心正則筆正”不僅是書法的概念,更成為哲學的命題。陳白沙沿著這一路徑,提出書法“以正吾心,以陶吾情,以調吾性”。
“陳白沙發明了茅龍筆,可以看出他的獨創性,他的心學傳統對嶺南書畫史產生了極大影響,近現代以及當代嶺南畫派代表人物或多或少都受到陳白沙心學的影響?!标愔酒秸f。
陳白沙以后,嶺南書壇逐漸形成了雅尚清剛、注重學問的書法傳統,先后涌現了梁佩蘭、蘇珥、黎簡、馮敏昌、謝蘭生等一大批極富創造精神的藝術家。進入20世紀,廣東書法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風貌,共同支撐了嶺南書壇的一片天。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