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專家學者共話北京城市建設文化歷史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4-03-14

      日前,由中國文物學會20世紀建筑遺產委員會編著、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的《朱啟鈐與北京》在北京首發,來自全國各地數十位建筑文博領域專家齊聚研討。

      該書以朱啟鈐曾孫朱延琦口述內容為主,講述了許多近代北京城市化改造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呈現古建筑學家朱啟鈐在北京城市建設、交通規劃等方面的成就與軌跡。

      在研討會開始前,專家學者參觀了去年底正式揭幕的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北京建院”)院史館。2024年,北京建院迎來成立75周年。在展廳中,墻上展示的歷史照片、展柜里陳列的各類獎杯獎狀、電子屏幕里播放展現著建筑師們的風采,講述著北京建院為北京城市建設所作出的貢獻。

      走進館內一間名為“水晶宮”的房間,中央的工作臺上放著一張設計圖紙,紙上擺著直尺、三角板、計算器等工具,旁邊一架臺燈,燈下有一臺電話,一支英雄牌鋼筆和一把算盤……目之所及的老物件都是北京建院前輩們用過的實物,情景再現了他們為設計“國慶十大工程”之一的人民大會堂通宵達旦工作的場景。

      70多年來,北京建院先后設計了天安門觀禮臺、人民大會堂、中國革命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全國人大機關辦公樓項目以及首都體育館、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等一系列北京地標建筑,同時還積極拓展援外、駐外使領館、海外商業項目市場,設計了駐印使館商務樓、阿爾及爾博物館等多個項目,成為一張國際化的名片。

      北京建院的歷史也補充著北京中軸線遺產保護的故事。走進院史館的“都與城”房間,正面墻上用銅板印刻著故宮及北京建院設計的天安門廣場建筑群,并用屏幕展示從南北中軸線到東西長安街的重點項目。1951年被任命為北京市建筑設計院總工程師的張镈,上世紀40年代就在恩師朱啟鈐的帶領下,組織30余位高校師生,歷時3年完成北京中軸線上古建筑測繪,創造了“文化抗戰”的奇跡;1950年,建筑歷史學家梁思成與北京建院總建筑師陳占祥提出“梁陳方案”,本著“古今兼顧,新舊兩利”的原則,為新中國首都作出規劃……

      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表示,“與新中國一同走來的北京建院是行業的旗幟,它的業績與貢獻被設計界與社會認可。從‘國慶十大工程’到一系列‘國之重器’般的國家大型工程設計,北京建院走在‘第一線’。從守望與傳承的角度講,張镈在朱啟鈐策劃下完成了浩大的北京中軸線建筑的測繪,見證著古都北京走向現代化的歷程?!?br/>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