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國風女孩參考古畫還原宋代燈會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4-02-21

      今年春節,國風女孩陳喜悅在西溪國家濕地公園重現了鰲山燈棚。她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從《清明上河圖》《燈戲圖》《上元燈彩圖》等古畫中尋找靈感,聯系手藝人用竹子、油紙制作長龍燈、瞻淇魚燈等,重現了《東京夢華錄》中描繪的“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此前他們還策劃了“西湖送花”等一系列與傳統文化相關聯的公益活動。2月19日,陳喜悅做客《面談》,分享他們用獨特方式傳播傳統文化、展現中國式浪漫的故事。

      讓現代人領略古老而浪漫的韻味

      制作鰲山燈棚時參考古畫

      記者:什么樣的機緣,讓您決定制作鰲山燈棚?

      陳喜悅:回頭來看,當初決定制作鰲山燈棚,是那份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執著。臨近今年春節,我想起了《武林舊事》中的一句名言:“一入新正,燈火日盛”,古人常常張燈結彩迎接新年。于是,我心中便萌生了一個念頭:為何不在這個喜慶的時刻,重現鰲山燈棚,迎接甲辰龍年新年的到來,讓現代人也能領略到那份古老而浪漫的韻味呢?

      2023年,我作為文化達人入駐了西溪濕地,共同打造中國式審美的美學空間。所以,有了做燈會的念頭之后,便與西溪濕地溝通,一拍即合。再現鰲山燈棚這一歷史盛景,以迎接甲辰龍年新年的到來。

      記者:您介紹一下鰲山燈棚“人造仙境”的設計思路和歷史文化?

      陳喜悅:古人對于鰲山燈棚的設計靈感源于我國上古神話傳說中的“巨鰲戴山”。在傳說中,“巨鰲”是一只背負五座仙山的神獸,而這些仙山象征吉祥,寓意美好?!蚌椛綗簟笔侨藗冊诂F實世界中以燈彩的物質形態對“鰲山”神話意象的模仿再現和具象表達。我也希望將古人的這種浪漫情懷帶進現代,于是決定重現鰲山燈棚的場景。

      鰲山燈棚整體場地的高度大約5米,寬大約8米,分為四層,彩樓包括三層,頂部建筑為另一層。設計過程中,我們參考了宋畫中的彩樓和建筑風格,以及明清時期關于鰲山燈棚的圖像資料,力求還原出宋代鰲山燈棚的獨特韻味。在燈棚的頂部,模擬“仙山奇境”的建筑是宋代典型的“十字歇山頂”結構。此外,為了增加趣味性和互動性,我們還設計了十二生肖守護神的卡通形象。

      “鰲山燈”最早記載出現在北宋時期,但除了文字之外并沒有確切的圖像記載宋代鰲山燈棚的樣子。關于鰲山燈棚的記載《武林舊事》和《東京夢華錄》里都出現過,明代和清代有很多關于鰲山燈棚的圖像流傳了下來。圖像與文字相結合,我們模擬了鰲山燈棚的大致樣貌。為了更具宋代風格,我們參考了宋畫《閘口盤車圖》和《清明上河圖》中的“彩樓”做主體框架,在“彩樓”的框架之上做各類燈彩裝飾。我們考慮到景區游客群體,設計了十二生肖守護神的卡通形象,這些卡通形象參考了經典宋畫中的造型,或“斗茶”或“奏樂”或“潑墨揮毫”或“肩挑萬物”……不同的生肖造型表現出宋代的歷史風俗與美學文化。設計過程中,遇到拿不準的歷史問題,我們請教北大歷史系教授趙冬梅老師,趙老師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意見。

      記者:為了制作好鰲山燈棚,您做了哪些努力?

      陳喜悅:查閱資料、請教專家、設計制作、現場施工,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挑戰和困難。關于宋代燈籠的圖像資料相對較少,我們不得不反復推敲和嘗試。在施工過程中,時間緊迫和天氣因素也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無論遇到的困難有多棘手,我們都沒有放棄。我們加班加點趕工制作,也得到了很多朋友和網友的支持和幫助。最終,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這個項目。雖然過程艱辛,但成果令人欣慰。最重要的是,我們團隊小伙伴也收獲了珍貴的友誼,見證了彼此的成長。

      專門找手工藝人制燈

      為其拍攝龍年賀歲短片

      記者:為何專門找手工藝人制燈,這樣會不會耗時很久?

      陳喜悅:我們選擇找手工藝人制燈,是希望能夠為傳統手工藝注入新的生命力,讓更多人了解我們中國的傳統手工藝。盡管這個過程確實耗費時間,但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值得去做的事情。手工藝人用他們的雙手和智慧創造出了精美的燈籠,每一個都蘊含著獨特的文化韻味和匠心獨運的工藝。這些燈籠不僅僅是裝飾品更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延續。

      記者:鰲山燈棚搭建完成后,您又組織了40多位傳統文化愛好者,一起出演拍攝了一部龍年賀歲短片,為何會專門去拍攝這樣一個短片?

      陳喜悅:我們拍攝龍年賀歲短片,是想要以年輕人的方式來記錄這個凝聚了很多心血的作品。同時,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宣傳和推廣。視頻可以向更多人展示中華傳統文化,讓更多人了解到鰲山燈棚背后古代節慶的場景。我們也期望這部作品能夠激勵更多年輕人參與到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中。

      “火”出圈的是傳統文化

      “00后”運用創新推廣傳統文化

      記者:去年6月,很多人認識您,都是從浙江杭州西湖邊一段“挑花郎和賣花姑娘”的視頻和圖片,當時也上了熱搜,您怎么看待自己“火”出圈呢?

      陳喜悅:對于自己“火”出圈的現象,我認為這更多是因為傳統文化的魅力吸引了大家關注。通過我的作品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傳統文化,這是我感到非常高興和自豪的事情,這也讓我更加堅定了繼續走在這條道路上的決心和信心。

      記者:作為“00后”,您覺得為了我們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年輕一代可以做些什么?

      陳喜悅:作為“00后”,我認為年輕一代在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上有著重要的責任和使命。首先,我們可以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其次,我們可以運用創新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相結合創造出更多具有時代特色的文化產品;此外,我們還可以利用社交媒體等平臺廣泛宣傳和推廣傳統文化,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傳統文化。通過這些努力,我相信傳統文化一定能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記者:未來關于傳播傳統文化,有些什么計劃?

      陳喜悅:未來,我將繼續腳踏實地努力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來傳播和推廣傳統文化。我將深入挖掘更多被遺忘的非遺文化,通過創新的表達讓它們重新煥發光彩。同時,我還將積極參與各類傳統文化交流活動,與國內外的朋友分享中國的傳統文化,讓它在更廣闊的舞臺上展現魅力。此外,我還將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表達能力,更好地擔當起傳統文化傳播者的角色和使命。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