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2月18日電 (記者 陳杭)北京市東城區18日發布的《東城區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下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6年,東城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單位力爭突破550家,收入力爭突破1600億元左右。同時,打造國際文物藝術品拍賣交易主陣地,加強國際文化藝術交往、境外文物回流交易。
這是記者當天從2024年東城區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的。
近年來,北京市東城區文化領軍企業發展強勁,文化交流交往活躍,文化產業體系健全。截至2023年底,東城區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528家,全年實現收入1352.9億元,總量持續位列全市第三,同比增長19.9%,增速首次躍居中心城區第二,超過全市平均增速6.3個百分點。
《行動計劃》明確,通過三年努力,著力建成文化資源轉化試驗區、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區、文化科技融合引領區、文化消費體驗先鋒區、文化貿易開放先行區,實現創作生產精品化、文化品牌多元化、新興業態集聚化、文化消費時尚化。到2026年,產業規模再上新臺階,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單位力爭突破550家,實現收入力爭突破1600億元左右,增速在全市保持前列,文化產業地均、人均產出保持全市領先地位。
《行動計劃》提出實施資源活化行動、行業提質行動、血脈暢通行動、數字引擎行動等十大行動。其中,北京市東城區將打造國際文物藝術品拍賣交易主陣地,加強國際文化藝術交往、境外文物回流交易;建設影視演藝精品內容孵化地,健全影視協拍服務機制,支持“中國神話宇宙譜系”動畫拍攝等重點文化項目建設;構建新聞出版融合轉型示范地,推動優質出版內容數字化轉化和應用;打造創意設計創新策源地,持續推動傳統文化價值升級。
同時,深化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構建以圖書、動漫、影視、音樂、演藝領域為支撐的文化出海格局;搭建多元化服務平臺,推動傳統版權資源與新興網絡視聽文藝形態合作,開辟微短劇出海新航線;壯大文化貿易市場主體,推動文化企業揚帆出海。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