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1月27日電 (記者 王笈)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聯手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上海中國畫院、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中國式風景——林風眠吳冠中藝術大展”27日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正式拉開帷幕,匯聚兩位藝術大師的200件(組)代表性作品,呈現兩大畫壇巨匠的史詩級藝術對話。
在20世紀中國美術史的“星空”中,林風眠與吳冠中的名字星光熠熠。一百多年前,面對西方文化的沖擊和影響,“中國繪畫向何處去”是心系中華命運的藝術家們必須面對的時代命題。林吳二人的藝術道路始于東方,融合西方,進而又影響世界,創造了東西方文明互鑒在美術領域的代表性成就。
林風眠是20世紀中國美術界的一代宗師,生活了將近一個世紀,其藝術生涯也是20世紀中國藝術發展的縮影。作為最早一批留學法國的中國藝術家之一,林風眠既深耕于中國畫筆墨的傳統,亦在赴歐學習中吸收到印象派、野獸派和立體主義等重要西畫流派的養分。林風眠中西融合的藝術主張與實踐,不但構筑了富有時代性、民族性、創造性的藝術,亦豐富了20世紀中國繪畫的理論和創作探索,給眾多后來者提供了重要啟蒙。
與老師林風眠一樣,深埋在吳冠中心底的始終是東方情結。留法期間,他認識到:“藝術的學習不在歐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師們的畫室;在祖國,在故鄉,在家園,在自己的心底?!被氐焦释恋膮枪谥?,始終在思考、探索油畫民族化,嘗試在油畫中融入中國意境和民族審美。在“左沖右突”“東尋西找”中,吳冠中形成了畫風多變但主線貫通的、具有中國氣質的油畫和具有現代意味的水墨畫。
作為首次全面回顧兩位藝術大師藝術成就的大型展覽,“中國式風景——林風眠吳冠中藝術大展”以滬上國有美術機構館藏精品為核心,集聚京、滬、粵、浙各大藝術機構林風眠、吳冠中珍貴藏品,以全新學術脈絡深度梳理兩位藝術大師的探索、成就與影響。展覽精心遴選的200件(組)作品,涵蓋林吳二人藝術生涯中不同時期創作的中國畫、油畫、水彩、素描各門類藝術精品。其中,林風眠與吳冠中成熟時期精品約占半數,盛況空前。
本次展出的林風眠作品十分珍貴,包括其較為少見的早期半身仕女畫《女半身像》、深受敦煌壁畫影響而創作的《舞》、帶有馬蒂斯風格的《仕女》和莫迪利亞尼風格的《花朵》等。而吳冠中僅存的3張巴黎時期水彩畫之一《巴黎郊外鄉村》、一批上世紀50年代的素描作品,及其存世不多的紙上半身人像《西藏女鄉長》等珍貴藏品也在此間展出。
值得一提的是,吳冠中生前最后一幅作品《最后的春天》首度來到上海。2010年4月,吳冠中住進醫院,兩個月后溘然長逝。他的畫架上留下的是一幅還沒有來得及簽名的《最后的春天》,畫作中充盈著跳躍的節奏律動與迸發的生命活力。因為它的特殊意義,吳冠中家人強調該作品不做托裱,保持其既有的筆觸與狀態。展覽中,觀眾可近距離賞析這幅“原生態”作品,感受大師在生命尾聲時依然沉浸于美的創作中的恣意、自由狀態。
大展總策展人、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陳翔指出,林風眠和吳冠中在水墨藝術國際化、油畫藝術民族化上都卓有建樹,各領風騷。兩代人持續接力創造出的“中國式風景”兼具了國際視野、時代經驗、本土邏輯、傳統精髓、東方韻味和中國氣派,創建了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成功樣本。在今天全球化浪潮勢不可擋之時,這兩份樣本已顯示出異??少F的當下價值。
據悉,在中華藝術宮展出之后,大展還將“北上”,以全新的策展思路和展陳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啟“一個主題,兩種表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