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壇新銳

    畫家羅江:用水墨渲染云南大地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4-01-26




      昆明1月26日電 (繆超 陳雪蓮)著墨,揮毫,畫家羅江正在潛心創作云南26個民族的群像圖。在高逾3米、長逾8米的畫紙上,眾多民族人物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其中,一名彝族老婦的形象格外引人注目,披著羊毛氈,蹲坐地上,臉龐的褶皺寫滿滄桑,但她的眼神里卻毫無焦慮,充滿堅定,無聲地傳遞出一種“苦澀的美感”。

      “相較其他兄弟民族,彝族人的形象更深刻地錨固在我的腦海里?!绷_江如此解釋,緣由他自己就是一位有著彝族人血脈的云南人。作為中國著名畫家,羅江身兼數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民族美術藝委會副主任、云南省美術家協會主席。

      植根云南大地,執著以彝族作為創作題材,用對比強烈的黑與紅的視覺元素,羅江創造性地開掘出中國水墨畫中獨特的“紅土感覺”。近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他表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的繪畫創作離不開故土,故土是我藝術生命和創造力的源泉?!?br/>
      渲染“紅土感覺”

      1959年,羅江出生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這里地處滇中腹地,分布著云貴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的紅色土壤。在攝影師和紛至沓來的游客眼里,廣袤的紅土大地無疑是人類生息繁衍的這顆星球上,最為壯麗的景觀之一。但對于面地背天的農民來說,少水、冷涼、適種農作物有限,一度讓這里陷入貧瘠和蠻荒的境地。

      羅江的父母均系語文教師。生活在交通不暢,教育落后地區的知識分子,羅江的父母要不停輾轉多地去支援教學。從一出生,羅江就跟隨父母腳步,不停地在楚雄、昆明的鄉村行走。從武定到祿豐、從祿勸到昆明,羅江在這片多民族的地區生活過,作為知識青年,羅江下鄉的地方也是彝族集聚區。

      羅江諳熟云南紅土地上的彝族生存狀態和精神文化,這自然成為他的創作靈感來源?!耙妥迦顺缟屑t色,來源于火塘里永不熄滅的火焰,如同我們熱情似火的性格;彝族人也崇尚黑色,黑色源自祖先崇拜,給人以莊重肅穆、剛強堅韌之感?!?br/>
      曾有心理學家說,色彩是源自心靈的生命意象,是和人的生死一脈相連的符號隱喻,也是一個族群在大自然中凝聚、延續、傳承下去的希望與祈愿的象征。羅江對記者說,“黑與紅構成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種情愫?!?br/>
      羅江自幼熱愛繪畫,20世紀80年代中期,羅江畢業于湖南工藝美術學院,后又在華東師范大學攻讀文學碩士。學成后,他選擇中國人物畫作為研究方向,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緣生活經驗,加之受到國內外各種繪畫流派的影響,不斷追求自己的繪畫語言,探索出一條備受矚目的水墨人物畫路徑?!凹t土貧瘠,彝族堅韌,他們坦然面對自然的人生態度深深影響了我對世界的認知,我后來的創作也不自覺地融入了這種狀態?!?br/>
      羅江創作的《哀牢山》系列、《紅土地感覺》《寫意云南》系列作品頗受贊譽。而他最滿意的畫作是2005年在中國美術館“《農民·農民》中國美術館藏品暨邀請展”中被該館收藏的《紅土感覺·畢摩·祭》。此件作品,黑色和紅色色塊的強烈碰撞,人物形象的完美塑造,給人以濃烈而淳厚的“紅土感覺”印象。中國著名美術評論家郎紹君如是評價,羅江筆下的彝族民眾形象平淡、樸厚但并不“苦澀”——尤其是那些彝族婦女,她們不論牧羊、背柴還是縫衣、提水,都專心,坦然,不緊張,沒焦慮。所謂“苦澀的美感”,大約出于一種習慣性的“邊地想像”。

      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陳履生曾評論道,羅江多年來一直關注他所熟悉的紅土地,以及與紅土地相關的風土人情和人文精神。他在用畫筆表現生活感受的同時,悉心研究民族的歷史文化,這些具體的工作正成為他的藝術根基,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往往反映出許多能為識者詮釋的人文背景。

      內生“文化自覺”

      縱觀羅江水墨畫,一直有兩個主題貫穿始終:一是人物,二是山水。不管是人物還是山水,他都將其指向熟悉的西南地區。

      這是中國當代藝術家的文化自覺,他們對故土懷著深情依戀。文化自覺驅動羅江不斷走出云南,走到全國,也走向全世界,分享“紅土感覺”。

      多年來,他的多幅作品被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等機構收藏,其民族題材作品在歐美、東南亞、非洲展出,引發外國觀眾極大地共鳴。

      羅江告訴記者,“在全球化語境之下,繪畫的地域性雖然隨著媒體、交通等因素有所消減,但不同地域滋養的藝術家所特有的敏感和風格,仍然是這個時代應該充分尊重的價值?!?br/>
      在羅江看來,只有保留和堅守民族文化傳統,才能受到世人的尊重?!懊褡逅囆g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云南是全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有著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大量的民族、民間美術作品不僅具有很高的民俗文化研究價值,同時具有較高的藝術審美價值?!?br/>
      作為云南美術館原館長、云南畫院原院長,多年來羅江多次組織和策劃了云南省眾多重要美術作品展覽,呈現邊地文化之美;為青年畫家們提供平臺,展示他們描繪的大美云南的秀麗山川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不斷為民族地區學校輸送藝術資源、畫材,鼓舞山鄉各民族孩子熱愛藝術、追求藝術。他還為推動云南美術與國內外的交流與發展作出諸多努力和奉獻。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