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北京畫院等四家藝術機構與AI藝術合作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3-12-17




      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應妮)面對 AI瞬間復現齊白石藝術風格的畫作,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15日在京表示,對于嘗試全新創作方式的藝術家而言,AI已經成為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力工具,讓藝術家腦、眼和手得到前所未有的強大延展,實現以更高效率創作出更高質的內容。

      此次北京畫院與英特爾一起,借由 AI PC對齊白石藝術作品的復現為契機,通過 AI科技手段,在現場感受齊白石藝術作品的魅力,跟隨齊白石來一場文化科技探秘之旅。觀眾可以在現場進行創作體驗,隨筆畫簡單的圖形,以圖生圖的形式,實時生成齊白石風格的畫作。

      吳洪亮表示,在今天,一臺在虛擬空間里的虛擬攝像機,結合AI技術,可以在一秒鐘之內給觀眾提供相關的所有信息,將中國畫中的“三遠”(注:高遠、深遠、平遠)化為一瞬。數字化和非數字化的疊加產生的意味,也許正是當年黃賓虹想要而不可得的。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院長王雷談到,AI技術善于創造大量細節,補足了傳統動畫難以表現宏大場面的短板,用AI PC生成動畫,時間與成本上能大大地縮短減少。AI PC不光能圓每個人的藝術夢想,更能為不同領域的藝術家的作品賦予不同藝術創想,在發布會中,英特爾市場部總經理呂冬與吳洪亮、王雷就藝術創作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有望實現的“未來之境”展開探討。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吳瓊團隊依托AI技術打造了交互藝術裝置“身份鏡像Ⅱ”,這件作品通過大語言模型以及AI人臉融合技術進行交互,引人思考人工智能時代人與數字自我的身份關系;與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與科技藝術學院院長馮夢波合作的作品《假蜃樓·迭代1·意識欺騙》中,通過 AI PC的算力推動大語言模型的推理,由此實現作品藝術表現。

      此外,中國傳媒大學、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吳瓊團隊、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與科技藝術學院三家藝術院校與英特爾達成合作,將成立并啟動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聯合實踐中心/項目,加快AIGC藝術人才的培養。

      與會者認為,在軟硬件+AI的升級賦能下,AI PC為創作者、藝術家帶來了創作便利性和更大的想象空間,可以在有限時間內進行更多的嘗試和探索??梢哉f,AI的運用大幅減少了大量時間及人力成本,助力創作者聚焦精力投入到表達本身,釋放和揮灑更多創意。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