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披露仰韶文化早中晚期考古新成果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3-12-14

      鄭州12月13日電 (記者 韓章云)河南官方13日披露,該省仰韶文化早中晚期考古研究取得新成果。

      河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地,是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關鍵區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當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0年由河南牽頭,聯合陜西、山西、河北共同實施的“考古中國·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項目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在中原地區的延續,所取得的成果實證了中原地區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的重要時空節點,深化了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階段變化等認識。

      通報稱,在仰韶文化初期和早期,出現文明化現象。河南靈寶城煙遺址首次發現距今6300年由墻壕組成的最早的防御體系,是中國史前社會開始分化的證據。劉海旺說:“結合既往的一些重要考古發現,表明中原地區仰韶文化早期階段已出現社會復雜化和文明化現象,最早開啟了中國史前文明化新進程?!?br/>
      在仰韶文化中期,出現雛形古國。劉海旺介紹,靈寶北陽平遺址發現多座大中型房屋,與西坡遺址等周邊同時期者在形制結構、營建方式、建筑材料等基本一致,表明房屋建筑已趨于模式化和成熟化。發現的數條壕溝,反映出具有更強的防御能力。

      “結合區域調查可知豫晉陜交界一帶仰韶中期廟底溝類型聚落之間差異顯著,呈現出金字塔型結構,內部統一性加強,對外文化輻射力強大,影響深遠?!眲⒑MQ,這一時期,中原社會復雜化和文明化加速發展,文明化顯著呈現,出現雛形古國。

      在仰韶文化晚期,古國政治實體已出現。劉海旺介紹,雙槐樹遺址發現三重環壕、大型中心居址、大型院落和最早甕城結構等,顯示已出現社會分工和手工業專業化,社會階層和階級明顯分化,出現了西山、大河村等一批城址和“一門三道”等王權象征。他稱,“結合區域聚落調查可知,雙槐樹遺址為核心的超大型聚落群應代表著距今約53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晚期偏東部的一個古國政治實體,已經邁入文明社會門檻,是中國最早形成的區域文明之一”。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