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外國藝術家作品杭州展出感受文明互鑒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3-12-04

      杭州12月4日電 (童笑雨 應妮)“這是各個國家對杭州、浙江印象的‘百花園’,也是文明互鑒最直觀的載體?!?2月4日,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余旭紅接受采訪時說。

      12月3日,作為“良渚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藝匯絲路——訪華采風作品展”在浙江杭州舉行。此次展覽分為文明探源、綠水青山和人文勝境三個版塊,共展出80余國藝術家的150余幅作品。

      自2009年起至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藝匯絲路”訪華采風活動先后邀請了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全球近百國的數百名優秀藝術家來華采風創作,為各國藝術家搭建了文化互鑒、藝術交流的國際平臺。

      此次展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主辦,邀請83個國家的84位藝術家來浙江采風創作。

      自11月24日以來,他們從良渚出發,尋訪杭州、紹興、湖州等地,了解了五千年良渚文明的燦爛輝煌,也感受了“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的無限魅力。

      油畫、水墨畫、抽象畫、雕塑……記者在現場看到,此次展覽形式多樣,元素也多元。在不少外國藝術家筆下,良渚的玉琮、玉璧等文物都以不同形態呈現。

      如斐濟藝術家Atueta Rabuka的作品《玉》,參照的就是良渚的玉琮,外方內圓。但上面的符號并非神人獸面紋,而是更具現代感的幾何圖案。

      德國藝術家Tanja Hehmann畫下了參觀良渚反山王陵時令她印象深刻的一幕:M12號墓,這也是她的作品名。在很多人看來,這可能是一幅較為寫實的畫作,描繪了M12號墓出土文物的模樣,但Tanja Hehmann透過這些文物,聯想到的是生命的消逝,她也更愿意將其認定為哲學畫,希望能啟發其他人的思考。

      這是中西文化的碰撞。余旭紅表示,很多畫作雖然看似比較直白,甚至看不懂,但其背后是各國藝術家此次采風的所思、所想,蘊藏的是文明互鑒這一宏大的命題。

      當然,文明互鑒不僅在于描繪的內容,更多是內在、思想的交融?,F場很多藝術家此前都沒有接觸過水墨畫,但在采風過程中了解后,在此次創作中都不自覺受其影響。

      巴拿馬藝術家Gabriel Wong的作品有4米長,從遠處看,會感覺是一幅色彩豐富、線條簡單的抽象畫。它也有一個很“中西合璧”的名字——《搖滾富春》。

      如此“混搭”,令人摸不著頭腦,但余旭紅換了一個角度解釋:如果這幅作品是黑白的呢?在介紹時,他的手上就拿著《搖滾富春》的縮小黑白版本。余旭紅說,這是來自大洋彼岸的畫家理解的中國水墨畫。

      此時,作品想要表達的好像清晰了起來:右邊層層疊疊的是山,畫布中間是水,最左邊纏繞交錯的是樹。至于為何是彩色的,Gabriel Wong提到,自己的家鄉非常熱,這幅畫可以說是一幅“火熱的水墨畫”。

      類似這樣的作品,現場還有很多。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韓緒表示,此次參展的藝術家擁有不同的成長環境和背景,但他們無一不是將本民族的特色和中國的獨特魅力相結合。

      “文化能夠連接心靈,藝術可以溝通世界?!痹陧n緒看來,交流互鑒不僅是藝術間的,還涉及到人文、社會等多個領域。他也希望,可以通過此次展覽,讓更多人了解文明對話的意義。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