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連墩2號車馬坑翻模完畢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9-23]
棗陽九連墩古墓1號車馬坑的翻模工作近日即將展開。此前,2號車馬坑已加固、翻模完畢,模具已全部運至武漢。
去年底在九連墩發掘的兩座車馬坑,是迄今已發掘的最大的楚國車馬坑和保存得最好的車馬坑。經過清理和研究,目前車的形制、用途、結構等方面的情況進一步明確。據省考古所副研究員黃文新介紹,這些車的形制有羊車、安車、翟車、高車等4種。通過對這兩座車馬坑的研究,他們了解到楚國車子的結構,弄清了車輿上各種立柱的榫卯與捆扎方法、軫與茵、伏兔與軸、輻與牙之間的關系。
經過多年,車的木質已經松軟,有的地方出現裂紋,車馬坑異?!皨少F”。因此,考古人員首先用赫司特藥劑對車馬坑進行加固,并細心地修補裂紋,隨后投資幾十萬元對2號車馬坑的車馬進行了翻模。
此次采用的是先進的硅橡膠翻模技術,即在車馬表面澆蓋兩層硅橡膠,中間墊以紗布,然后再澆蓋石膏。黃文新說,相比以前單純采用石膏翻模的方法,這種技術在取模時不會對文物本身造成任何傷害,復原時也可達到逼真的效果。目前,2號車馬坑的7乘車和1件方形有蓋車輿均已翻模完畢。
據介紹,由于在建的孝襄公路將正穿2號墓和2號車馬坑,而專門為此建一座高架橋的費用又太高,該車馬坑在近期搬遷至武漢的可能性較大。至于1號車馬坑究竟是就地保護還是切割搬遷,尚未最后決定,考古人員近幾日將開始對其中的車馬進行翻模。
摘自:湖北日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