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傳訊

    俄羅斯畫家眼中絲綢之路給我們力量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3-10-11

      蘭州10月11日電 (田鵬鶴)“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兩國的孩子們了解不同文化,認識藝術和歷史?!弊鳛椴哒谷说娜侥輯I,已經在中國和俄羅斯舉辦了多屆“心之繪旅”中俄青少年繪畫展覽,她在蘭州接受記者采訪如是說。

      沙漠駝隊、石窟壁畫、絲路風景……連日來,500多幅具有絲路元素的繪畫作品,在蘭州A9美術館展出,該展覽反映了中俄兩國青少年對絲綢之路的理解。

      冉妮婭是一位在甘肅長期生活的俄羅斯畫家。她說,“甘肅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神奇多樣的自然地貌,從彩陶文化到絲綢之路,從敦煌藝術到民族風情,都給我帶來了很多創作的靈感?!?br/>
      冉妮婭出生于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省,在莫斯科國立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學習期間,接觸到了不同繪畫風格的畫家,她也時常會參加與中國文化有關的展覽和講座。懷著對中國畫的熱愛,大學畢業后,冉妮婭選擇來到甘肅蘭州繼續求學。2010年,冉妮婭如愿以償進入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學習中國畫。她說,“能到中國學習中國畫,是命運給我的一個難得機會?!?br/>
      在西北師范大學學習期間,冉妮婭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次河西走廊之旅,這次旅行改變了她對中國西北的看法,讓她重新了解絲綢之路,走進莫高窟這座文化寶庫。旅行結束后,冉妮婭創作出了第一幅有關絲綢之路的作品《在路上》,她說,“每次在絲綢之路上行走,總有不一樣的心境。古代的商人沿途要經歷很多的障礙,但大自然的這份阻礙又給了我們很多力量,就和我們現在的生活是一樣的,我們一直在路上?!?br/>
      佛教文化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甘肅也成為石窟遺存保存最多、最豐富的省份。在冉妮婭的作品里,石窟成了不同文化的共同點,敦煌莫高窟、炳靈寺石窟、麥積山石窟、天梯山石窟、慶陽北石窟寺都逐一出現在她的創作中。冉妮婭說,石窟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盡管文化有差別,但藝術讓我們更加靠近。

      作為隴東學院繪畫教師,冉妮婭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幫助同學們找到更多的靈感進行創作。冉妮婭說,“我經常用俄羅斯繪畫的題材,教學生畫畫,我希望俄羅斯繪畫,會給他們帶來新的一些靈感,啟發他們的創意?!?br/>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