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山西發掘東周墓出土反映土著文化融合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3-10-08

      太原10月8日電 (記者 李新鎖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7日晚發布消息,山西長治上韓墓地發掘27座東周墓葬,其器物組合和形態反映典型晉文化與地方土著文化因素的融合。

      上韓墓地位于長治市潞州區馬廠鎮上韓村南400米、漳澤湖東岸臺地上。2019年6月至8月,山西文物考古部門對該墓地發現的古墓葬進行考古發掘,清理了東周墓葬27座。其墓葬形制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年代從春秋末期延續至戰國中期。

      上述考古發掘項目領隊武俊華介紹,此次在上韓墓地發掘的東周墓葬數量雖然不多,也未發現隨葬銅禮器的高等級貴族墓,但從27座墓的發掘來看,該墓地連續使用時間較長,年代從春秋末期延續至戰國中期,文化內涵較為豐富,一定程度上補充了春秋戰國之際墓葬材料的不足。

      從隨葬器物上看,在春秋末期到戰國早期偏早階段墓葬中,器形怪異的本地文化陶器還占有一定數量,到戰國中期時已全然不見這些本地因素。這表明,本地文化因素已隨著外部力量的進入而被完全同化。

      武俊華說,部分出土器物與晉文化同類器相比差別明顯,形成既有典型晉文化墓葬特點,又有不同于典型晉文化同類器的本土文化因素存在,反映了晉文化因素在進入該地區后與當地土著文化因素逐漸融合的過程。

      武俊華表示,隨葬品組合從春秋晚期偏晚階段的鬲或鬲、豆、罐組合,逐步過渡為戰國早中期的鼎、豆、壺或鼎、豆、壺、盤、匜組合。戰國中期一些規格較高的墓葬普遍流行使用仿銅陶禮器群,這顯示出三晉文化在長治盆地的演進過程。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