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印記展覽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3-05-18

      福州5月18日電 (應妮 葉秋云)18日,“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展覽“福航天下——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印記”在福建福州開展。

      此次展覽緊扣“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主題,立足福建,放眼全國,力求以新的視角重新解讀“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把從中提煉出的美學亮點與設計深度融合,體現“海上絲綢之路”在人文和精神層面的傳承與延續。

      福建博物院收藏的孔雀藍釉陶瓶,出土于五代閩國王后劉華墓室之中,體量巨大、形如橄欖。該類陶瓶器形產自古代西亞及中亞地區,一般用于盛裝油、香水、飲品等液體類物質。

      湖北省博物館收藏的明永樂十七年“西洋”銘文金錠,2001年從湖北鐘祥長灘鎮大洪村梁莊王墓出土,實重1937克,正面鏨刻的銘文表明此金錠金料是鄭和船隊第五次下西洋時在“西洋等處”購得。

      現場展出的建窯黑釉醬斑紋盞(宋)十分吸引眼球。燈光映照下,黑色與金黃色相間、如羽毛般的紋路絢爛多彩。福建博物院副院長龔張念表示,建窯黑釉醬斑紋盞是茶具,體現了古代士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建盞作為中國瓷器的一種,常用于品茶、斗茶等茶文化相關的藝術活動中,受到歷代文人墨客熱捧。憑借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功能,建盞令世人驚嘆,并成為宋代對外貿易中特殊的文化使者。

      現今,在消失800余年后,建盞工藝得以復原,形成了一個產業;建窯建盞燒制技藝更是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龔張念笑稱,這就體現了可持續性發展。

      “這個盤的中央有子、丑、寅、卯等24個字,表達的是24個方向,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指南針?!敝钢闹莞G五彩帆船羅盤航海紋大盤(明),龔張念告訴記者,大盤上所繪的魚是深海魚,所畫的船可以清晰看到是福船,極具中西方特色。

      漳州窯瓷器十分“低調”,在國內悄無聲息,在國外卻大放異彩。龔張念告訴記者,隨著外國人士來到福建尋找克拉克瓷,漳州窯瓷器才引起國內學術界的重視。這么重要的信息是從海外回傳回來的,也說明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據主辦方介紹,此次展覽聯合35家文博機構,合作展出295件(套)文物,展出時間自5月18日開始,持續至8月18日。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