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水下古城為漢代遺址 專家建議用遙感揭面紗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9-02]
日前,省考古研究所、安徽師范大學考古專家先后兩次到巢湖,對唐咀水下遺址現場進行勘查,確認此處為漢代遺址。專家建議,應盡快組織發掘,揭開水下遺址的神秘面紗。
1月15日,省考古研究所專家楊立新、李廣寧等來到巢湖唐咀水下遺址。經過認真細致的勘查,專家們認為這是一處漢代遺址,且面積很大,不僅僅在水下,在湖濱大道北側岸上
也有大范圍遺址存在。由于范圍大,專家建議用遙感考古的方法來確定遺址的范圍。
1月17日,省遙感考古工作站站長、安徽師范大學教授王心源,我國著名的秦漢考古專家、安徽師范大學教授裘士京來到巢湖,再一次對唐咀水下遺址現場進行勘查。
據裘士京教授說,從歷史上看,巢湖地區是聯系南北的一個通道。近年來,該區域發現了一系列遺址和墓葬,隨著巢湖經濟建設的不斷推進,類似的發現還會不斷出現。從現場勘查的情況來看,這是一處漢代遺址。裘教授建議,最好先作探查,通過小規模的探查,來確定遺址的位置和范圍,然后再進行有計劃的發掘。裘教授強調,一切都還需要通過發掘才能確定,目前遺址還沒有遭到大規模的破壞,如果發掘肯定會有重大的發現。
王心源教授則認為,巢湖地區歷來是南北文化交匯的地方,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巢湖是一個陷落湖,湖的范圍是不斷變化的。據文獻記載,巢湖一帶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地震,而地震往往可以引起地陷。他建議通過遙感考古來避免發掘的盲目性,把電法、磁法、雷達及衛星探測等方法結合起來,用文物研究加科學測驗的方法來對遺址進行發掘,要抓緊立項。王教授說:“唐咀水下遺址的研究,對巢湖大旅游的發展肯定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發掘唐咀遺址一定會有收獲?!?br/>
摘自:江淮晨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