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4月28日電 (單鵬)由成都博物館、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聯合主辦的“燦爛的記憶:亞洲文明古國金屬藝術展”28日在成都開幕,現場展出268件/套金屬器經典藏品,展現亞歐大陸不同文明和地區金屬藝術發展、傳播軌跡。
置身于銅山金穴般的展廳,觀眾可以看到兩河流域的古老牛車,刻有楔形文字的納拉姆辛銘文斧,栩栩如生的山羊紋把手杯,別致精巧的金王冠……展品無聲述說著亞洲各文明繁茂之地的歷史脈絡和文化積淀。
為了使觀眾更清晰地了解金屬器發展的歷史脈絡,展廳以文明迭代為線索,直觀呈現各亞洲文明古國金屬器的形制流變。展品范圍囊括了蘇美爾文明、哈拉帕文明、阿姆河文明、新亞述王國、烏拉爾圖王國、波斯帝國、希臘化王國、貴霜帝國、薩珊波斯帝國等亞洲文明古國牽系萬千又各具特色的金屬藝術風貌。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觀眾們直觀感受數千年前文化交流產生的奇妙影響,本次展覽特意精選了來自四川鹽源戰國晚期的羊首形雷紋杖、蛇尾杖作為對比。它們造型奇異、霸氣十足,實證了中國西南、西北地區及歐亞草原青銅文化交流歷史,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和文明交流互鑒的生動體現。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