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兩會聲音)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滿江紅》等作品頻“出圈”體現文化自信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3-03-05

      北京3月3日電 (記者 李貴剛)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博物院院長、河南歐美同學會副會長馬蕭林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滿江紅》《唐宮夜宴》《只此青綠》等現象級作品引發熱潮,其實就是文化自信的體現。

      今年春節檔電影《滿江紅》上映后,岳飛廟等景點也跟著“出圈”。在此之前,舞劇《唐宮夜宴》走紅之后,帶火了河南博物院及“唐宮小姐姐”服飾、文創產品等;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亮相后,引發了“青綠熱”,巡演一票難求。

      上述現象級作品為何頻頻“出圈”?馬蕭林認為,近年來,中國的一些影視節目、作品通過深耕傳統文化,以“文化+”跨界融合的方式讓人們再次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不僅受眾率很高,還頻登熱搜榜。這充分說明了公眾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認知、認同已經達到了新高度,不僅產生了情感共鳴,更重要的是文化自信和歷史自信得到充分體現。

      “我們一直思考公眾到底需要什么,我們走的道路是否正確?!瘪R蕭林介紹,近年來,河南博物院不斷挖掘文化內涵,不斷創新文物表達方式,讓博物館里的文物動起來、活起來、潮起來。

      以河南博物院開發的“考古盲盒”系列文創產品為例,不僅將“考古發掘”融入“拆盒”過程,還能讓購買者親身體驗“考古現場”,感受發現歷史的瞬間。截至2022年底,“考古盲盒”累計銷售量達55萬個,還“出?!奔幽么?。

      近年來,樊錦詩、單霽翔等文博機構“看門人”成為網紅達人,帶動越來越多的考古人、博物館人從幕后走到臺前。馬蕭林認為,公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廣大考古人、博物館人擴寬視野、打開思路,將文物、文化轉化為大眾喜聞樂見的載體,讓大眾看得懂、感興趣、想參與、有收獲。

      “更好發揮華僑華人作用,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瘪R蕭林說,今年全國兩會,他將聚焦文物、文化工作與僑務工作的有機結合,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力、影響力,助力講好中國故事。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