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一批廣繡文物在穗展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23-02-26

      廣州2月24日電 (記者 程景偉)“色絲繡艷——廣州博物館藏花鳥織繡展”24日在廣州博物館鎮海樓展區專題展廳開幕,共展出廣繡織品等文物68件(套),展現廣繡的工藝特色與風格。

      廣州博物館自20世紀60年代至今,通過出土挖掘、調撥移交、征集購買、接受捐贈等途徑,現有織繡類藏品已初具規模,達2000余件,其中大部分為廣繡織品。

      廣繡與潮繡總稱為粵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距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唐代蘇顎《杜陽雜編》中記載唐代南海(今廣州番禺)少女盧眉娘“工巧無比,能于尺絹繡《法華經》七卷”,可見唐代廣繡的工藝水平已非同一般。廣繡發展至明代,已成為民間一個重要的手工業行業,刺繡成為當時出口的主要手工藝品之一,在海外享有很高贊譽。

      清朝時,廣繡融合西方工藝美術風格,內容和技藝都有所創新。此時,大量的廣繡工藝品從廣州銷往西方,大受歡迎,被稱為“中國給西方的禮物”。廣州博物館有關負責人表示,由于運輸途中經菲律賓馬尼拉港中轉,因此在西方國家,廣繡繡制的披肩被稱為“馬尼拉大披肩”。

      本次展覽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神形畢肖”,展示廣繡的技藝之精與匠人之心;第二部分為“傳神取義”,主要講述花鳥刺繡中包含的吉祥寓意;第三部分為“多元重塑”,則突出了廣繡的與時俱進之新。

      其中,展覽展出的清代紅木雕八仙框白緞地繡花鳥紋掛屏,四幅掛屏均為白緞地設色織繡,題材分別是“祿壽同春”“丹鳳朝陽”“孔雀開屏”“錦上添花”,“祿壽同春”屏左下角繡“廣東”“彩元繡莊”款。據了解,這套掛屏曾入貢清宮,1960年代由故宮博物院撥交廣州博物館收藏。

      此外,展出的白綢地白線繡花卉紋披肩,則以單一白色絲線繡制,主紋飾是由佩斯利紋飾組成的大西洋花卉,紋飾四角對稱,采用咬針、鋪針、扭針等針法,表現花卉的飽滿綻放與花枝的舒卷自如。該披肩制作時間約1860年至1870年左右,此類單色白綢地披肩通常為西班牙人定制的新娘嫁妝。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